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音樂比賽創意產業
布魯塞爾經驗談

2005/12/12 06:00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近40年來國際音樂市場快速成長,國際音樂比賽已成21世紀世界樂壇的主流,整體的發展不僅牽動音樂表演藝術的走向,也對於年輕音樂演奏家投身舞台事業具有關鍵性影響。

受文建會之邀訪台的伊莉莎白國際大賽行政總監米榭爾.凡聶斯特自接任以來,己歷經五屆大賽,他認為經營比賽最大的成就來自於協助全球具音樂天分的青年音樂家嶄露頭角,透過比賽,得以踏上國際舞台。

多年來,文建會儲訓培植的年輕音樂家,對於參加國內外音樂比賽都有不錯的成績,米榭爾.凡聶斯特表示,他知道台灣雖然很小,周圍如中國、日本這些「音樂強國」的競爭壓力相當大,但對年輕音樂家的培育,讓他非常敬佩。

他也強調,伊麗莎白國際音樂大賽已經不僅僅是比賽,它結合了包括「創意產業」,如選拔選手、唱片出版以及巡迴演出,除此,該獎項也結合了140個布魯塞爾具藝術涵養的接待家庭,帶動了該城市的觀光事業,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伊莉莎白女皇國際音樂大賽創辦於1951年,由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全力資助,每年運作經費折合新台幣6,000萬元,在原有的小提琴、鋼琴,以及作曲項目之外,1988年新增了聲樂項目。我國也有不少得獎者,包括鋼琴家陳必先、小提琴家胡乃元、曾耿元,以及聲樂家黃瑞芬等傑出音樂家。

米榭爾.凡聶斯特將舉行二場專題演講暨研討會,分享其豐富的大賽運作經驗,及對全球大賽發展現況的分析,研討會將於今天下午在台南女子技術學院,明天在台師大教育大樓舉行。

曾經擔任鮑羅定弦樂四重奏小提琴首席的小提琴大師米夏.柯貝爾曼也將在台舉行三天的大師班活動。柯貝爾曼是今年伊莉莎白女皇國際音樂大賽評審,現於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任教,活動於12月12日至14日,每日10點及下午兩點於國家音樂廳多媒體觀賞室舉行6場大師班。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