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好奇貓書塔

2005/12/14 06:00

書店老闆◎韓良露 書店裝潢◎吳孟芸

〈好奇貓書塔.宣言〉

我是個喜歡在旅途上的人。十多年來漫遊世界,不知不覺中去過了近六十個國家,手上有一本記錄到過的城市A至Z的筆記本,每個字母記載去過城市的英文字首,數數竟然有五百多個大城小鎮,原來過了青春期後的我,再也不能蒐集情人的愛戀,轉為蒐集城市的愛戀,做個終身無怨無悔的城市多情種子。

在每個城市,旅館是安頓我身體的驛站,咖啡室是放鬆我情緒的地方,書店則是撫慰我心靈的殿堂。

在許許多多的城市中,都會有我特別珍藏的書店,是我重回異鄉時一定會拜訪的心靈之家。

在舊金山,在北灘的普契尼咖啡室喝了卡布基諾之後,一定要踏進「城市之光」,這個書店窄窄的二樓,有個蒐藏極豐的英美現代詩房,那裡少有人去,有的詩集上還站著多年的塵埃,旅人到了那裡,卻可以得到奇異的撫慰,彷彿旅途上的塵埃在這個安靜的小閣樓中被沉澱的歲月洗淨了。

在巴黎,常常在深夜打烊前,散步到塞納河邊的「莎士比亞」書店,那裡的木頭書桌平台上還是放著失落的一代的作者,像海明威、費滋傑羅、喬哀思等人的作品,這個書店鎖住了一整個世代的記憶,隔了數十年後依依隱隱散發著文學的幽光。這個書店,曾是落拓文人既可以借書,又可以借宿的地方,我不曾落難至此,卻依然很想在此睡上一夜,也許夢中會有無數的書中天使開起睡衣派對。

在洛杉磯,有一家叫「菩提樹」的書店,專賣各種心靈書籍,這間書店是簡樸的木頭平房,有好多小房間,可以躲在其中的一間,一邊翻書一邊冥想,一整個下午讓時光慢慢地流逝。

在奧斯汀,那家叫「人們」的書店,到處放著舒適寬大的維多利亞花布靠背椅,隨意讓人拿上一本長篇小說,在柔和的燈光下,不知不覺就讀上了一整晚,比在自家的起居室讀得更安心。

在倫敦,這個我旅居最久的城市,有各種我心愛的書店。大英博物館旁,專賣古文明及神祕學的「亞特蘭提斯」書店,波特貝羅市場中賣各種食物書的「廚師」書店,肯明頓橋旁那間標榜左派知識菁英腦袋的「鐘擺」書店;高雲花園旁專賣占星學的「春分點」書店,蘇活區裡專賣推理小說的「殺人專門店」,塞佛吉百貨公司附近的「旅人」書屋……這些書店,都是我這個異教徒在人生行旅中膜拜眾神之所,我的眾神不住在廟堂,祂們棲息在各類的文本之中。

如果有一天,我要蓋一座心靈的殿堂來安放我的眾神時,我想要什麼樣的書店呢?我的夢幻書店,會像是泛希臘時代托勒密擔任館長的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般的全世界知識寶庫般的書店,那裡有無數的房間,每一間都是文明的縮影,是一座人們走了進去就不會想再出來的思想洞穴。

我的夢幻書店,也可以是蒐藏波赫士的無字天書的地方,人們走進那裡,只能在心中重讀或誤讀過去早已讀過的一切,這個書店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解決庫存書的問題,因為要解決的庫存問題,都在人們腦中。

夢幻書店中,「皮藍德婁」劇中的人物帶領著無數書中的人物,在那裡尋找他們的作者,也許《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愛上的不是伊莉沙白,而是《飄》中的郝思嘉,而村上春樹的少年卡夫卡在布拉格遇見了中年卡夫卡。

夢幻書店中,有許多的夢幻書單,由愛因斯坦創辦的時光統一場出版社推出了柏拉圖、釋迦牟尼、莊子的對話錄,卡爾維諾主持了一個「看不見的書」研討會,討論曹雪芹的《紅樓夢》和普魯斯特的《往事追憶錄》中的角色相遇的文化交流;李維史陀的破天荒基金會,推出了一本攝影專書,書中是全世界早已絕跡的各種人類和動物。

夢幻書店中,沒有暢銷書行榜,也更沒有退書,人們走進店中不用選書,而是由書店精靈決定什麼人需要什麼樣的書,因此書店精靈會將書交到該讀的人的手中; 在夢幻書店中,不是哪本書屬於哪個人的,而是哪個人屬於哪本書,就像從來不是人們尋找到愛情,而是愛情找上了人們。

夢幻書店中,還有一批夢幻的作者,工作不是寫書,而是把他們的書統統銷毀掉,他們不只要把他們的書變成消失的書,還要負責把人們腦中記得的內容統統抹除掉,讓許多自以為讀過許多書的讀者,把腦子空出來,而這些作者做完了他們的工作後,就會回到森林去種樹(本人如今也是森林看守員)。

夢幻書店,只存在於看不見的城市之中,在那裡,所有的語文不必翻譯,人們用心讀的方式讀任何一本原文書,自由地領略波斯文、梵文、中文、英文、法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維京文之美。夢幻書店,是夜間的心靈書店,只開在人們睡夢之中,人們通過一條又一條曲折的心靈通道,在夢的邊緣滑進了夢幻書店的門扉。

如果要在看得見的城市,開一間不那麼夢幻的書店,我會選擇在台北,某個老街坊的舊房子,存著極深的通道和狹窄曲折的樓梯,有如思想的迷宮般隱密,在那裡,我會一層一層地安排理想的藏書。

書店內部陳設:

好奇貓挑嘴如挑書,喜歡躲起來翻書頁,常常陷入沉思如書呆子。

第一層,好奇貓看飲食書:是屬於肉體的,有個寬大的廚房,散置著各種美麗的食譜和食物書,廚房每天中午有創作料理,只供十來個讀者預約,偶爾週末的晚上,會有世界各地的廚師來此教授烹飪課程。

《牡蠣之書》,MFK費雪著,麥田出版《當南風吹過廚房》,伊莉莎白.大衛著,臉譜出版《肚大能容》,逯耀東著、東大出版《經典蔬食、名人廚房》,雷思貝瑞著,柿子文化《廚房裡的音樂會》,韓良憶著,皇冠出版第二層,好奇貓看文學書:是屬於心智的,有許多的小房間,分別散放著詩集、小說、哲學、書冊等等,每個房間都有合適的躺椅,還有一間供人打盹的睡榻,有專人為小睡的讀者做夢的解析(當然是要付費的)。

《復活》,托爾斯泰著,木馬文化《夜訪吸血鬼》,安.萊絲著,時報文化《半生緣》,張愛玲著,皇冠《香水》,徐四金著,皇冠《海邊的卡夫卡》,村上春樹著,時報文化第三層,好奇貓看旅行書:還有個咖啡室,裡面專放旅行書,人們可來這裡交換他們流浪的故事,每一季書店會辦一場「跟著某位作者一起旅行」的旅行團,讓讀書人身歷其境去到不同旅行書中的世界。

《午夜快車》,澤木耕太節著,馬可孛羅《巴塔哥尼亞高原上》,布魯斯查特著,天下文化《理想的下午》,舒國治著,遠流出版《帶著鮭魚去旅行》,安伯托艾可著,皇冠《白色南國》,莎拉威勒著,馬可孛羅第四層,好奇貓看靈魂書:是屬於靈魂的,那裡個小閣樓,放著各種神秘學的經典,從諾智派、波斯光教到密宗、榮格、占星學、猶太祕法……那裡有一座觀看星座天文方望遠鏡,也有水晶球供人觀看靈魂幽微。

《前世今生》,布萊恩.魏斯著,張老師文化《埃及宇宙學》,莫斯塔伐葛達拉著,人本自然《寂靜的知識》,卡斯塔那達著,方智《在春天走進果園》,魯米著,立緒《十二原型星座》,韓良露著,麥田

〈除此之外〉

理想的書店中,要有理想的書店主人,必須知道每一本正在販賣的書,能和買書人隨性高談闊論,這樣的書店表也未必絕無僅有,從前台北的星宿海書店、稻草人書店、以及現今上海的季風書店的店主,都有飽謮群籍的能耐。

理想書店不需大,有好書則靈,有的書店小小的,有如某人的書房,逛起來不費力,隨意瀏覽,也不易有書海無涯的感慨,我至今仍偏愛小小的書店,像台北溫州街一帶的明目書店、結構群等等; 到了上海,也特別喜歡烏魯木齊路上的小季風,一個不到十坪的小書店,特別有書店的溫馨。

舊書店也有特別的芬芳,那裡是書起死回生的超渡場,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前世滄桑,只待有心人再續書緣,新書是眾聲喧譁,每本書作者、出版書都面目清楚、性格鮮明,一付我有話要說的姿態,但舊書卻是萬般沉靜,每本書都恍如喃喃自語,只待某人偶識其音。

逛舊書店,特別有買閒書之心,風讀書未隨風而逝,也不必太在意,知識本如海浪,人類卻如沙灘,海浪隨潮汐起落,沙灘從未真正擁有過海浪。

舊書店是最適合書癡悟道之所,書的生死輪迴本無定數,全憑一心之捨與留,書癡若能視舊書店如一身寄旅,把自己所藏之書統統交予舊書店,家中再藏書,從此清風明月,讀一本書後捨一本書,藏書是萬書店之事,與己再無相干,這等大解脫,必讓書癡伴侶拍手稱慶。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書店,都是心靈的夢幻國,現存的作者與已逝作者的靈魂都在此相遇,讀者在此尋覓靈魂的導師、伴侶與親人,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撫慰我們心靈的書店, 願長長久久同在。

■韓良露,個性中有狗的好奇,好以博學多聞的方式環遊世界,行旅遍及六十國;又有貓般的性格,喜愛各類神祕學。曾出版《十二原型星座》等五本星座書,又寫作美食與旅行書,出版過《美味之戀》、《微醺之戀》、《食在有意思》、《狗日子、貓時間》、《大不列顛小旅行》,近作為《韓良露私房滋味》、《他方的28次方》等書。

■吳孟芸, 台北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多媒體組畢業。後留學義大利研習古典繪畫技法。先後於Accademia di bella arte dib r e r a(國立米蘭藝術學院)主修古典油畫,後赴威尼斯國際平面藝術學院研修金屬版畫,石版畫,手工書籍裝訂。

回國後,替各報章雜誌媒體書籍繪製插圖,內容多為純文學類作品。散見於《自由時報》及其他出版品。

酷愛手工製作,曾組「布囉唆」工作室,製作手工布娃娃。近期與友人共同創作動畫。期望朝多元創作方向努力。

個人網站:www.art-paradise.com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