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出土文物歸鄉? 賴清德擬向台灣博物館要回左鎮人頭蓋骨

2011/04/27 06:00

在化石館展示的左鎮人頭蓋骨只是複製標本。(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凌美雪/台南、台北報導

在台南菜寮溪出土的早阪中國犀牛與左鎮人頭蓋骨等化石,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卻長期典藏於台灣博物館,原台南縣政府曾要求「歸還」,卻沒有下文,市長賴清德昨決定展開「追討」,將訴請行政院讓這些古董級的寶貝回娘家。

不過,當初台博研究人員進行考古、挖掘,在地方直接贈與下,化石現已列為國家財產,台博館長蕭宗煌說,沒有所謂的歸還問題。至於化石究竟歸誰典藏最合適?蕭宗煌則表示,「需要在博物館的專業上作更多討論。」

協助推動山區觀光,賴清德昨天上午參訪菜寮化石館,導覽時發現全部典藏幾乎都是當地出土的真品,只有左鎮人頭蓋骨、早阪中國犀牛是複製標本,深感納悶,瞭解原委後,認為很不合理。

賴清德除指示文化局等單位彙整相關資料,準備與台博館「爭奪」這幾件化石之外,甚至計畫將戰線拉至中央,在行政院會向閣揆吳敦義提案,要求「物歸原主」。賴清德說,目前左鎮的展示館配備都很健全,尤其大台南市已經升格,有能力自己保存,時空背景不同,「一定要討回來」。

市府文化局秘書室主任謝素月表示,左鎮人頭蓋骨、早阪中國犀牛等化石出土於民國60年代前後,除了研究學者之外,地方各界也都有參與挖掘,由於這些重要的出土物,需要可控制溫、濕度的空間保存,當時台南縣內並無相關的專業設備,只好送往北部去。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任內,曾與台博館聯繫,積極追討化石,後來才協助打造原版比例的複製標本,提供展示。

6年前菜寮化石館重新整修完工,早阪中國犀牛曾短暫回娘家,並依照原比例整隻複製,特展4個月後,真品撤走,標本則留存迄今。地方也認為,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左鎮人頭蓋骨、早阪中國犀牛是複製標本,讓菜寮化石館無法全部為真,一直存在著殘缺的遺憾,全力支持市府的行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