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獻給亡靈與鬥士 黃蝶南天舞踏團新作祝告之器 在樂生療養院發表

2011/07/06 06:00

黃蝶南天舞踏團即將3度在樂生療養院發表新作《祝告之器》。(黃蝶南天舞踏團/提供)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透過日本311大地震的事件來看台灣樂生療養院的處境,日本舞踏藝術家秦Kanoko成立的舞踏團體「黃蝶南天舞踏團」,即將3度在樂生療養院發表新作《祝告之器》,希望用舞作獻給亡靈,也提醒世人這些慘痛的記憶不會被遺忘。

秦Kanoko從2005年4月開始走進樂生療養院,接觸樂生院民,逐漸瞭解樂生院民被迫害的歷史之後,便持續參與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秦Kanoko有感而發,他認為311東日本大震災與福島核災後的日本國家政策,要求國民藉由回歸日常生活來遺忘緊急狀態,然後再透過遺忘來支撐經濟而守住「國家利益」這樣的作法,很容易讓身處危險的人們遺忘自己身處於危險的結構之中,「就像樂生院的阿公和阿嬤,每天都生活在家園即將被迫遷徙的狀態中;新舊院區之間深深往下挖掘的捷運工地,讓我聯想到遭海嘯沖毀的日本東北小鎮和村莊。」

在面對自然災害時,人們還能夠對重建滿懷希望,但樂生院到底該向何處尋求希望?或者只能像核災難民一般,一直處於緊急狀態?《祝告之器》就像是個樂生療養院的提問,秦Kanoko表示「祝告之器」是一個象徵性的詞彙,指的是被死者附身的女巫以及舞者的身體,讓死者的意念寄宿於體內,將生者的身體轉變為死者的「遺體」,「遺體」活著,身體就成為生者和死者之間的交流之器,決不讓生者遺忘。這次演出,也將獻給今年5月7日逝世的樂生院保留運動鬥士呂德昌。

《祝告之器》將於7月26日到30日演出,每晚7點開演,地點在樂生療養院(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794號)新納骨塔旁的帳篷。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