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跟著當地人玩 曼谷人週休這樣玩

2011/09/21 06:00

菜市場內的泰國水果,種類繁多,新鮮實惠。

撰文˙攝影/林丁帆

佛統市場販賣的糯米竹筒飯。

身處繁華都會,水泥叢林裡的喧囂、壓力早已使人喘不過氣,有越來越多的曼谷人趁著週休時,迫不及待收拾行囊,到鄰近的度假景點進行一日遊或2日遊,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元氣。

玫瑰花園飯店附設的泳池,強調環保無毒。

在曼谷郊區,從老牌的玫瑰花園度假中心,到附近的佛統大塔、夜功府的紅樹林生態,車程從半小時到一個多小時不等,沿途風光卻大不同,讓人迅速轉換心情,得以從人文與自然生態裡獲取新生養分。

夜功府漁民養殖的血蛤,鮮度百分百。

旅行,是現代人必備的紓壓秘方,走出都會放鬆心情的同時,還能和家人、朋友聯繫感情,跟著曼谷人的步伐一同出走,不僅優閒有趣,還能更深入了解泰國風土民情,領略泰國人樂天又搞笑的生活哲學。

佛統大塔是泰國最高的佛塔,也是曼谷附近著名的觀光景點。

曼谷後花園 玫瑰花園度假中心

曼谷西邊32公里處的玫瑰花園度假中心,是曼谷市郊最資深的旅遊勝地,已有48年歷史的玫瑰花園,串連起曼谷人老中青3代的旅遊記憶,早期是年輕情侶的約會勝地,近來則為親子度假首選,由於提供的服務相當多樣,也是觀光團客必訪之處。

占地達20多公頃的玫瑰花園,提供住宿、餐飲、網球場、游泳池、高爾夫球場、湖泊、文化表演場、紀念品店等多種服務,並自製精油與SPA護理用品,中心內附設的泰國文化村將傳統文化濃縮於一處,很受遊客歡迎。

許多外國遊客到這裡看表演、用餐,隨即匆匆離去,實在可惜,尤其這裡有開放遊客報名體驗的有機農場、鼓勵親子動手DIY體驗的泰國文化村、農夫市集等,連游泳池都是高活氧泳池,不需用氯消毒,全泰國僅有3座泳池引進此種德國環保技術,崇尚自然、文化、養生健康等特色,可說是值得探訪、停留的有機度假村。

塔金河清晨參與化緣祈福

臨著塔金(Tachin)河畔而建的玫瑰花園,清晨7點左右總有和尚划著小船前來化緣,儘管曼谷曾號稱為東方威尼斯,但隨著都會發展,河道早填平成了馬路,往日河道上人們開市買賣、和尚划船化緣的景象逐一消逝,為了讓泰國下一代體驗施捨的精神,不少泰國家庭都會起個大早,一同到河邊參與化緣祈福活動。

和尚的小船上分門別類放置著信徒供養的食物、荷花、水、香燭等,對泰國人而言,佛教是重要的心靈支柱,供養的米飯、菜肴都是一大早烹調而成,趁熱分類打包,飯店也為參與民眾提供供品,不少父母帶著孩子體驗化緣,希望讓城裡的小孩了解有施有捨才有得的觀念。

泰國人也憂心傳統的消逝,儘管禮佛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富裕中成長的曼谷孩童,生活中反而比鄉間小孩缺乏施捨的機會,也因此學習施捨這一課,特別能引發家長共鳴。

遊泰國文化村 體驗務農辛苦

對於城市鄉巴佬而言,如果來不及報名一日農夫的體驗課程,那麼到泰國文化村內,仍舊有機會下田插秧、和水牛打招呼,讓正港的泰國農夫教你推磨打穀,體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務農真諦。

在泰國文化村內,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泰國佛寺到處可見的供花,竟是花瓣摺疊後由人工一瓣瓣串起,儘管有人在旁逐一指導,但沒有耐心和技巧可要串上老半天,而SPA店內常見的按摩藥草球,是由香葉檸檬、南薑、黃薑、生薑、香茅等5種草藥剁碎後,再包入特製的鹽與薄荷才成為舒筋緩痛的藥草球,看著工作人員的示範解說,真想拿起藥草球拍打全身。

泰國文化村除展演傳統文化外,更希望能和遊客一起互動體驗,不論是練習泰拳武術還是品嘗泰國芭蕉甜點,園區內的多項體驗很適合親子同作共遊,走訪過後,對泰國文化能有更多的認識與感動。

參拜佛統大塔 逛市場挖寶

鄰近曼谷的佛統府,以佛統大塔(Phra Pathom Chedi)最為知名,大塔高約130公尺,是泰國最高的佛塔。原址本為一座中型如玉米般的高棉式塔,歷史約距今1,200年至1,600年間,被四世王發現時已經相當殘破,下令修整,以大型的金色高塔將原有的舊塔包覆,耗時60年,直到六世王在位時才修整完工,由於內部遺跡不開放參觀,在大塔外側還有一座白色遺址模型供遊客參觀。

佛統大塔是外國觀光客和泰國人都會造訪的旅遊勝地,塔的前方廣場恰好面對菜市場,是當地交易最為熱絡的鬧區,喜歡逛菜市場的人,可得好好把握機會在攤商中挖寶嘗鮮。

初期這裡有極多華人居住,除了販賣多樣的蔬果外,還有華人口味的叉燒飯、米粉湯可吃,路上有小販販售竹筒糯米飯以及用葉子包覆的椰仁糯米飯,是標準的泰式甜點,值得一嘗。

夜功府吃海鮮 紅樹林釣小蟹

位於曼谷西南方約1個半小時的夜功府,境內以哥隆河(Mae Klong)貫穿,順流往曼谷灣出海,當地居民早年多以養殖泰國蝦、血蛤維生,從公路往海邊方向,還會行經鹽田,風光近似台灣西南沿海的空曠荒疏。

在河海交接的紅樹林與沼澤地一帶,海鮮餐廳沒有明顯招牌,生意卻能用「強強滾」形容,週休2日用餐時段往往坐無虛席,只因為海產除了新鮮,還有當地養殖的碩大血蛤,別處找不到,新鮮度百分百。

泰國人鍾情的RIMTALAY KITCHEN餐廳就位於紅樹林沼澤地上,海產餐廳以木板架高搭設步道,沿著樹林與海灘搭建一間間茅草木屋「包廂」,在海天一色中大啖生鮮美食,讓饕客直呼過癮。

有不少人帶著小孩在沼澤地上釣招潮蟹,在線上綁上魷魚作餌,香味讓小蟹忍不住上鉤,但小蟹不到幾秒鐘就又掉到沼澤裡,說到底,釣蟹純粹是為了殺時間,極少有小蟹能緊緊握住釣線,但紅樹林的豐富生態卻也讓小朋友看得目不轉睛,對招潮蟹充滿好奇。

從餐廳往海邊的沼澤泥地望去,除了看見漁民在浮板上「摸蛤仔」外,還可見候鳥與野鳥正在覓食,不少外國賞鳥客特地騎著單車、帶望遠鏡到此處賞鳥,可說是生態觀察的絕佳去處。

夜功府公路上沿途也可見當地人擺攤賣鹽,一袋3公斤只賣20泰銖,混合剛買的精油,恰好可DIY成便宜好用的身體去角質產品,讓人直呼真便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