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照相機

2011/11/06 06:00

◎龔萬輝

高中的時候,向同班攝影社的朋友買了一架二手照相機,單眼全手動的Vivitar V2000,在手裡掂一掂,一種沉沉的感覺,像在手心,沉穩睡著一個掠取時間的神器。那鏡頭之中映著紫藍色的折光,往裡頭看,如探勘一個深邃無底的深井。那時沒事就用一塊絨布小心翼翼地拭擦鏡頭,唯恐光潔的鏡面沾上一枚塵埃。然後向著鏡頭呵一口氣,一抹雲霧在鏡面上瞬時浮現又消失。

那是我擁有的第一台照相機,然而如今回想起來,整個高中時代卻沒拍過多少照片。自己躲在房間裡,捧著沒裝底片的相機,對著床邊窗戶摸索光圈快門,技術也沒有增進多少。我想,我只是沉迷在那種純然機械組合精巧細密的妄念裡頭罷了。在看不見的機身內裡,彷彿自成一個微小宇宙。拇指扳一扳過片桿,手心可以細微地感受到裡頭細小金屬齒輪流暢無間地咬合、牽動。快門叩達輕響,有那麼一刻,或許真的相信自己就此凝固了一瞬之光。

然而時間不曾停留在精密的暗箱裡。模仿人類眼球構造的照相機,留下的仍然也僅是回憶的光霧而已。大學時讀羅蘭.巴特的《明室》,他說攝影令人傷感的原因在於「此曾在」(That-has-been)。我們都曾在那兒,旋即又離開了。比起羅蘭.巴特,我也許更喜歡溫德斯,喜歡看他拿起照相機拍下身邊的人物。他們在照片裡抽抽菸,散散步,都那麼優閒。彷彿每一張照片都有一個故事——我們當時都曾在那兒。

有一陣子,高中朋友紛紛在網上分享十幾年前同班同學出遊或生日會的那些老舊照片,引來大家驚呼又感慨的留言。一張一張點過翻頁,那時候大家都縮著肩膀拍照,連手都不敢搭在女孩臂頭。而我就站在幾個哥兒們之中,脖子上掛著一個碩大的照相機,如今卻再也想不起來,自己那時候拍下了什麼。

由始至終,我們都沒有留住時間。那台高中時代的照相機,後來被我長年丟在抽屜,鏡頭因為保養不當而發霉了。把鏡頭拆下來,湊著陽光看,可以看到鏡面邊緣長滿了糾結一起的白色菌絲。許多年過去,照相機依舊裸身靜臥在抽屜裡。那機腔內裡,那幽暗無光的精密小宇宙,此時此刻就像宮崎駿荒棄而無人得以啟動的天空之城。那曾經暫留暗室、定格顯影的珍貴時光,肥沃滋養著入侵至精細齒輪之間的黴菌,終究慢慢膨脹,慢慢長成了一座森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