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新詩獎得獎者】

2011/11/07 06:00

若驩

王志元〈靶心〉

王志元

1984年生,高雄人現居台北,畢業於東華創英所。在自己詩裡角色扮演,想像那些曾觸手可及但卻錯過的人生。現職為禮贈品公司業務。

李長青

寫作態度:

游書珣

做為捕捉時間的器具之一,詩除了能讓我在字與字的縫隙間,以另一種角度窺看某個案發現場外,更能讓我在下筆瞬間,彷彿電影《大智若魚》裡年輕父親首次見到妻子的場景:在凝結的萬物中,穿過懸浮在空中的爆米花、水珠;撥開接吻中的戀人、冒著火花的槍砲與子彈;眾人的哭笑聲、光線……來到某個人面前,去問出一個我從未得知的答案。

徐珮芬

李長青〈姓名學〉

蘇文進

1975年生。曾任出版社編輯,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理事。現為台灣文學藝術獨立聯盟成員,《台文戰線》同仁,《笠》編輯委員,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兼任講師。詩作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並選入國內、外選集多種。著有詩集《落葉集》,《陪你回高雄》,《江湖》,《人生是電動玩具》等。即將出版繪本詩集《海少年》,散文集《與詩相關》,散文詩詩集《給世界的筆記》等。

寫作態度:

這個世界的風沙,層層疊疊,不停堆累,不停迴旋。世界就在層層疊疊不停堆累不停迴旋的山水中,照見自己。這個世界的風沙,如此興盛,如此華麗。這個世界的風沙,途經許多未知的路徑。這個世界的風沙,仍繼續推擠,馳行,轉身、變形……悲傷的風沙,耀眼的風沙,狂放的風沙,靜止的風沙;這個世界的風沙,始終沒有任何語言。

若驩〈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1977年生,本名陳昱成,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目前任職於國立台灣文學館,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府城文學獎、南瀛文學獎等等,著有詩集《甜蜜並且層層逼近》、劇本集《我們去看飛碟》。

寫作態度:

感動,是我對寫詩的自我要求,在形式的追求跟語言的展現之外,如果一首詩能先感動自己,那才能暫時畫下詩句中的第一個句點,一首詩才有完整的可能。取材雖然來自生活和個人經驗,能夠透過鮮明的語言超越個人、嶄露普及性則是在詩的內容上較大的挑戰,否則只能算是個人的喃喃自語,沒有分享的價值。一直寫,不斷地閱讀,則是自我精進的功夫,懶惰不得。

徐珮芬〈達蘭薩拉男孩〉

1986年生,花蓮長大。清大外語系畢業,清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就讀中。興趣是芝麻小事也要假裝痛徹心肺,專長是失眠。礙人無數後,才明白愈寂寞就愈安全。對夥伴沒有需要,也沒有加害他人的計畫。

寫作態度:

我寫作是為了使人愛我。

游書珣〈公路之舞〉

1982年生。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任學校講師、兒童美語家教、紀錄片相關行政,現為自由藝術工作者。除了文字創作,也拍紀錄片與實驗片,畫插畫,時有跨界劇場。個人部落格:Soo’s production。

寫作態度:

個人很渺小,但世界很大。對於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總是覺得理解得不夠多,於是將寫作的觸角延伸到更多關於社會與世界的題材,是我近年來積極努力的方向。而形式上,視覺化的文字是極其重要的,我總是企圖將影像帶入詩句,或將詩句轉化成相對應的影片或者插畫。對我而言,這就是維持我創作生生不息的一種美好循環。

蘇文進〈滑鼠賦〉

1965年生,高雄人,台灣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曾獲台大文學獎新詩首獎、全國大專院校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曾經騎單車從平地到合歡山頂去蒐集天上的雲朵,又從台中到宜蘭海邊去垂釣太平洋的浪花,曾經在新竹科學園區創立一家科技公司,曾經……目前正在嘗試前往下一個「曾經」的途中……

寫作態度:

我非常喜歡蘇東坡一篇雋永的短文:〈記承天寺夜遊〉。結尾處寫道:「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恍然大悟,原來,宇宙天長地久,明月與竹柏等美景,隨時隨處可見,不足稀奇;反倒是,人間難得「閒人」兩個,可以共賞生命短暫的美好與片刻的感動。寫作,就是手工打造樂器,使之發出聲音,去尋找人,尋找相同頻率的人。沒有別的,我正在尋找另一個「閒人」而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