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耗時12年 陳芳明出版台灣新文學史

2011/11/07 06:00

陳芳明耗費12年完成的《台灣新文學史》終於出版。(聯經出版/提供)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1999年,鑽研台灣史與歷史的政大教授陳芳明,首度發表「台灣新文學專論」,何時成書,成了陳芳明多年來為眾人關切的話題。歷時12年,陳芳明終於發表了《台灣新文學史》,在該書中,陳芳明大膽使用後殖民史觀,讓台灣的新文學扣緊政治發展,也讓長年被國際社會所低估的台灣新文學,有了自己的發言。

《台灣新文學史》的「新」指的是「現代」,在選擇、評價文學史料的同時,陳芳明也處理台灣迎接當代的社會變化和政經現實,陳芳明說,書寫這套書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它不能擺脫政治社會發展的牽絆,只專注美學探索。書中陳芳明詳論台灣文學史的專著,重新討論和評價台灣文學史上過去備受爭議、爭論的作家、事件、文學思潮、文學論戰等等。一別過去文學史書寫觀點,皇民文學、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文學以及作家陳映真、胡蘭成、張愛玲,鄉土文學論戰等全都選進書中。

陳芳明說,書寫文學史必須經過時間沉澱,否則當下一定會出現偏見,不可能發現文學之美,「像陳映真是統派,我是跟他論戰多次,我不因我立場跟他不同,我就不閱讀他的小說;正因為他是我的論敵,他的作品我更要讀。」陳芳明說這就是台灣文學之所以豐富之處。

《台灣新文學史》全書近50萬字,共分24章,開宗明義講述「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初期新文學觀念的形成」,以年代依序書寫分別包括「啟蒙實驗時期的文學」、「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一九三○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皇民化運動下的一九四○年代文學」到鄉土文學、女性文學等等,均有專章論述。書後則附錄台灣文學史大事年表,記載台灣文學發展面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