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319鄉鎮文化行動民間聚力 2億感動全台灣

2011/12/05 06:00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所有贊助者與支持者上台,拋出彩帶,為所有演出者與參與者喝采。(記者王文麟攝)

記者趙靜瑜/專題報導

集結了319個鄉鎮孩子的笑容,紙風車也即將出書。(記者王文麟攝)

從「一哩」到「萬里」,「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孩子的第一哩路」終究暫時落幕。藝術下鄉,是文建會的責任;開發藝企合作,建立藝術與社會的平台,是國藝會的任務,但是,一個民間單位透過創意,透過堅定的決心,做到了!

唐吉軻德是紙風車劇團持續做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最重要的精神象徵。(記者王文麟攝)

愛的信念揪集人氣

「追風賽狗場」演出中大人小孩互動尖叫的重要橋段,也拉近看戲者彼此的距離。(記者王文麟攝)

對表演藝術團隊來說,紙風車劇團發揮了藝術對社會的責任,看見了觀眾的需求,走完了319個鄉鎮。對企業來說,「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讓企業有機會透過藝術,關懷社會與回饋社會。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感性訴求照顧自己家鄉的孩子,照顧自己當兵的小鎮,甚至紀念跟前男女友分手的小村。這個工程成功的背後,就是一股關愛的信念。

起念者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口頭禪總是這樣用台語念的:「這我來處理!」生性豪爽,交遊廣闊,有苦自己擔,對員工非常體貼,換得一票願意一起賣命的員工夥伴。

李永豐反思多年來紙風車劇團在台灣已經深具名氣,成為兒童劇團的品牌之一,但作戲,總不能只演給中產階級看,「我爸爸國小畢業,我媽媽不識字,小時候住在鄉下的孩子們到現在還是很難看到表演。」

美學紮根的文化行動

將來的社會,是一個要具備有創意力,美學力才能競爭的社會,台灣城鄉差距之大,這讓李永豐焦慮,開始了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李永豐看見了希望,「一個看過舞台會旋轉的小朋友,長大之後,這個印象會跳出來,讓他變得不一樣。」

平日看來豪邁,但是安靜下來,李永豐也是浪漫的知青,他說,每個時代總要有人嘗試用不同的行動來改變社會不好的現狀,不是為了權位,而是為了大家的生活及願景,「我們的力量不只可以表現在政治上,更可以表現在台灣每個偏遠角落。」他說,「這不是公益活動,也不是慈善事業,而是文化行動。」

藝術的社會責任 休息再出發

最後一個鄉鎮新北市萬里場落幕的那一刻,李永豐與簡志忠兩人在右舞台區下抱在一起,眼淚也奪眶而出。在感謝完演員與工作人員的同時,李永豐又不忘出賣因為人在美國演講沒有參加萬里演出的吳念真,「今天去唱歌,吳Sir請客啦!」

誰能想像一個念頭,一個執行力,居然換來了幾十萬人次的笑容,多值得啊!李永豐說:「先休息,然後幫劇團賺一點錢,也好好想想可以用怎樣的新創意,再為社會服務。」

小額募款 經費透明建立信用

文化的事情,從來不曾一蹴可及,李永豐團隊從一開始沒有人相信,到開始做報表,找律師與會計師認證,所有捐款一切透明,並於網站上公開明細,且隨時更新;他決定每一場有募得35萬就去,但這並不是所有經費,而是因為李永豐認為,35萬門檻不高,他可以想辦法募款補足統籌的行政相關支出。

就這樣,一個企業家一個企業家的口耳相傳,「319 鄉村兒童藝術工程」一步一腳印,開闢出一條給孩子走的溫暖之路。

核心意見領袖之一的吳念真說,一開始定調不跟政府拿錢,沒有人對於活動成功有信心,「企業家問我好處是什麼,我只能說捐款可以節稅,還可以看見鄉下孩子們的笑容。」

創新募款模式 文馨獎第一個表演團體

2008年第九屆文馨獎討論會議上,紙風車劇團屢屢被提及,既是藝文團體作演出,卻又捐助企業的愛心到社會各地,紙風車的存在,寫下了新的贊助方式。第一次,文馨獎頒給了表演團體,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理由是「表揚其以創新募款模式,鼓勵企業或個人贊助文化藝術活動經費之特殊表現。」

表演團體不再只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靠著創意,靠著努力,歷經五年,「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孩子的第一哩路」募集兩億經費,將有趣的戲劇,帶到偏遠鄉鎮,給沒有機會走進國家劇院、國家音樂廳的孩子們,一個欣賞藝術的機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