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芥川龍之介自殺的另一原因

2012/02/12 06:00

◎林水福

對日本近現代文學有興趣的讀者,很容易察覺到日本作家似乎很喜歡自殺?!

有無賴派之稱的太宰治,高瘦身材、憂鬱而帥氣的臉,當時不知吸引多少文學少女?即使今日,仍然是大學生畢業論文研究的人氣對象之一。1948年和情人投水玉川上水,帶給粉絲多大衝擊?遺體幾天後才被發現,殉情真相暴露!

1970年,三島由紀夫率私人部隊「盾之會」成員,要自衛隊隊長「起兵」,不果,切腹自殺。三島之死,不僅震驚日本社會,也驚動世界文壇。

日本人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川端康成,於1972年自殺。是因為感情問題?或創作遇到瓶頸?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時光往上追溯,留下「人生不如一行波特萊爾」的芥川龍之介,為何於1927年自殺?過去認為健康情況惡化、神經衰弱、創作的困境、現實生活的困窘……等可能都是直接的原因。然而,芥川遺書中有關自殺動機的一句話:「我對於將來有著某種漠然的不安。」

由於311東日本大震災,對於這句話,連帶著對於芥川之死,似乎有了不同的解讀。

過去,一般印象芥川是藝術至上主義者,他的小說似乎大多是從腦子裡想出來的。換句話說,芥川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薄弱。但是,最近日本學界有了不同的看法。

都留文科大學名譽教授關口安義說,1923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之後,芥川在《中央公論》、《改造》等雜誌共發表了十篇與震災相關的文章。其中,對於當時有日本企業之父、日本資本主義之父之稱的財界鉅子澀澤榮一(1840-1931,將儒家思想與歐美經濟理論合一,參與創辦的企業超過五百家,遍及銀行、保險、礦業、鐵路、機械、紡織等)提出的「震災天譴論」,強烈反駁。芥川認為天譴論是不公平的,不能相信。他在〈大震之際的感想〉中說,「同胞啊!在冷淡的自然之前,要樹立亞當以來的人的價值,不要成為否定精神的奴隸!」

關口教授還提醒我們,不要忽略了芥川曾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的身分到中國旅行四個月,返日後寫了不少中國現狀的報告、感想。意即芥川其實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不食人間煙火」,對現實社會相當關心與投入。

回到芥川為何對將來會有「某種漠然的不安」?

芥川當時所處的情況是,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死者十餘萬人)仍餘悸猶存;世界性金融恐慌已現端倪,日本可能出兵山東,全世界籠罩在「不安的哲學」下。與芥川同世代的作家廣津和郎(1891-1968)回憶芥川的不安,說:「當時,一種無可奈何的氛圍經常籠罩著我們。」

芥川死後兩年世界經濟恐慌,四年後則爆發918事變,短短幾年之間,日本從「漠然的不安」變成「眼前的恐慌」。

311日本關東大震災對日本各界的影響,陸續發酵、顯現。作家如何看待或接受,經過一段時間沉澱之後相信會清楚呈現吧!至少,日本學者看來已經從以往被忽略的另一面來探究芥川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