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文建會「定目劇」政策祭品? 舞鈴劇場經營陷困境

2012/02/22 06:00

《奇幻旅程》定目劇預計演出到3月底。(舞鈴劇場/提供)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文建會持續推動的定目劇計畫究竟成效如何?日前舞鈴劇場在花博舞蝶館的定目劇《奇幻旅程》,票房危急,最慘一場只有70位觀眾,預計慘賠近千萬。昨天舞鈴劇場藝術總監劉樂群表示,「演出專業品質沒有問題,但我敗在行銷跟預算,未來如果有機會,定目劇仍是我的理想。」

融入現代音樂、舞蹈與魔幻劇情,舞鈴劇場淬鍊了扯鈴這項民俗藝術的表演質感,還多次受邀到日本愛知博覽會、紐約林肯中心藝術節演出,在花博開幕演出期間知名度大增,不過《奇幻旅程》把劉樂群搞慘了,每天光是舞台設備、場租加上演出費用高達40萬元,「舞鈴劇場還是要有新製作,定目劇是我們的期許,但我學到教訓,定目劇並非單打獨鬥可以實現。」

同樣也是申請文建會定目劇補助的十鼓擊樂團,則以《台灣風情》申請到5百萬補助,「這個節目我們本來就有,透過文建會這筆款項,我們將節目再進化。」團長也是藝術總監謝十表示,十鼓申請台南仁德糖廠古蹟經營已經多年,有一定的遊客,再加上與觀光旅遊業者的結合,目前該節目累積觀賞人次超過20萬。

國內在製作定目劇的大環境上,仍不到熟成階段,舉凡場地、旅遊人口甚至城市行銷等都仍不足以構成「定目劇」的條件,文建會定目劇口號喊來響亮,但給了5百萬,卻沒有相對培養周邊配套推廣,等於是挖洞給表演團隊跳,團隊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但又有合約限制,非演完不可。舞鈴劇場與十鼓擊樂團的成敗是定目劇的發展個案,也反映了該政策已經到了應檢討的階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