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巴黎龐畢度里希特全景展

2012/07/09 06:00

「里希特全景回顧展」全面觀照了李希特創作的軌跡。(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巴黎報導

里希特的照片繪畫至今都是引人讚嘆的經典作品。(記者凌美雪攝)

「我從不遵循任何意圖、系統或趨勢。」沒有計畫、風格,喜歡不確定性、無限性以及永久的不安全性,德國當今首屈一指的繪畫代表人物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今年過80大壽,英國倫敦泰德美術館去年10月就率先為他策畫了大型的回顧展「里希特全景回顧展」(Gerhard Richter: Panorama),目前該特展正在法國巴黎龐畢度現代藝術中心展出。名為「全景」,實際上也可說是里希特一生創作歷程的全觀與回顧,不僅是里希特藝術的熱愛者朝聖的最佳選擇,也提供愛好繪畫藝術的人,觀照一個畫家如何透過努力與不斷的思索突破力求精進的軌跡。

里希特於1932年2月9日出生於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父母親都愛好藝術與文學,但因戰亂而舉家經歷了搬遷與流離之苦,更於戰後陷入東德的共產統治社會,從某種角度來看,里希特於求學時期受到國家栽培順利完成藝術學院的學歷並順利獲得教學與創作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卻也因創作所受到的侷限性感到不安。

直到1959年,里希特前往西德參觀卡塞爾文件展,看到傑克森‧波洛克等藝術家的作品,發現「自由」對於一個藝術家的創作思考有多重要,讓他決定逃離東德,幸運的是,趕在東西德圍牆築起的前三個月,他與妻子想辦法順利搬到了西德境內,並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繼續就讀、不停作畫,展開全新的生活。

年輕時的里希特就對時事、社會、媒體與流行文化都具有高度興趣,並開始探索照片圖像與繪畫的關聯,並於日後開創了獨特的「照片繪畫」(photopainting)創作,該風格作品除了常常讓人讚嘆「比照片更真實」之外,那些「更真實」的情感因素、空氣感、濕度感與溫度感,更是照片無可取代的藝術內涵。

但里希特並未因此自滿,旋即又對抽象繪畫與各種媒材技法感到好奇,因此有了日後無風格、無內容追求的「無繪畫」的創作思考,以及彷彿只有黑白顏料與刷子完成的複雜、晦澀的「灰色繪畫」系列創作,這兩種特質都深深影響後來的許多藝術家。「里希特全景回顧展」將在巴黎龐畢度展出至9月24日,從1960年代開始的照片繪畫、色卡發展、灰色繪畫到抽象繪畫,共展出約160件作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