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移民與新殖民記憶的新台灣色彩
中山北路變身燕子之城

2006/03/16 06:0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曾幾何時,外勞與外籍新娘占了台灣那麼多的人口數,不管是因為以前台灣比鄰近亞洲國家富有,或是如今愈趨全球化發展的新移民潮流,台灣跟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在許多城市的特定區域內,慢慢形成特殊的外籍人士聚集地,這些充滿異國移民的地區也複合成一種新的台灣色彩,藝術家稱之為「燕子之城」。

春天還躊躇著未正式來臨,中山北路的林蔭大道已幽然見樹影,藏身在林森康樂公園與林蔭道路巷弄中的新樂園藝術空間忙著布展,一件件大型的輸出影像是周靈芝於印度西藏村所拍攝的印度乞丐影像,藝術家以一個「外來者」的觀察,記錄了她在異鄉的見聞。

相反的,新樂園藝術空間這一帶沿著中山北路,卻是一個充滿外來者的異文化區域,從早期的美軍時期占領區、日本殖民遺蹟、美國大使官邸(台北光點),美國人蓋的聖多福教堂,如今是菲律賓人假日禮拜的地方,五條、六條通日本人愛流連的地方,還有專賣東南亞食物的超市……。

因此,當新樂園邀陳香君來策畫一檔展覽,期望能與當地文化環境及社群特質有關聯,陳香君花了一年時間,找到8個藝術家,組成了一個探討外勞、外籍新娘、甚至更擴及不同文化領域認同議題的展覽「燕子之城──移民、後/殖民記憶與新台灣色彩」。

有人探討外勞的生活,如黃孫權的《交遇》,以錄像及呈現在台外籍勞工工作與生存的條件和狀態,將在聖多福天主堂透過對話地圖,嘗試提供工作移民與先住居民間互動與交流的機會。

陳明秀的《同人人》雖不侷限於外勞或外籍新娘,但長達2年多對同人誌的觀察與研究,陳明秀以整合劇場、動漫畫及視覺藝術語言的影片,分別以無聲與有聲方式分段播出,聚焦在台灣青少年模仿、再造動漫、流行劇人物的同人誌次文化,並帶出全球化過程中,當代台灣與日本之間後/殖民文化記憶的拉扯。

展出時間自3月18日至4月9日,地點分別分散在新樂園藝術空間、台北光點、聖多福天主堂、中山北路二至三段人行道及林森公園。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