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細品愛與藝術─花都巴黎

2012/11/07 06:00

巴黎藝術橋跟科隆大橋、佛羅倫斯的老橋愛情鎖一樣,情侶們總愛來扣上愛情鎖。

撰文˙攝影/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

在巴黎光看店家的窗飾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巴黎有一種風情,那是每一步的流連都有風貌,每一種風貌都有藝術感的欣喜。所以,也可以說這個城市具有萬種風情,而可能用萬種,還不足以道出它所具有的所有面貌。很少會有一個城市,讓人如此難以忘返,讓你覺得留再久也看不夠。這就是巴黎的魔力,一個無處不美的藝術之都。

巴黎橋段20座,隨處一站四周看,都不是語言足以道盡的絕美。

◎無處不美 情愛洋溢

在巴黎這個城市裡走晃,巷弄街角的塗鴉搭配一整街古色古香的建築,無處不美。

我確實是為了一個藝術的議題,再次造訪巴黎。也因此讓我開啟了對巴黎的藝術觀察;雖然根本不用刻意,這個城市就處處對你展現它的藝術之美。你也可以說,巴黎是一個藝術能量非常高的首都,它本身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裝置藝術品,走進裡頭,就讓你品嘗一整個被藝術包裝了數個世代的美麗。

真的,逛街很難不駐足,在這個城市裡走晃。店家的窗飾、百年的畫牆、仰頭四處的雕刻、巷弄街角的塗鴉、連提款機都可以整個裝置在具有巴黎特色的畫框裡……,更別說是一整街古色古香的建築,三五步就讓人驚艷的劇院海報,你能放眼的滿目所及,全都讓旅客捨不得放下相機。這樣的無處不美,確實就是巴黎!

其實一開始,巴黎之美會豐富到讓旅客非常地措手不及。到底該從何處開始欣賞?這是一個走進巴黎很傷腦筋的問題。也許,你該像我一樣,先抓出一個主題。或者,就像來花都度假的戀人,隨意牽手遨遊四方,這也是一種方法。反正這個城市,連空氣裡都散佈著愛的芬芳,不管我到咖啡店歇腳,還是到景觀處拍照,來自世界各地的戀人就在我的四周,眼裡只有對方沒有他人地對笑。

巴黎確實是一個被愛情眷顧的首都,一直以來。我啜著咖啡,聽臨桌那對漂亮的法國男女快樂地對聊,你不用聽懂,也能感受那愛的火花正渲染四周,好青春、好純情、好快樂、好目無他人。各個名勝古蹟前,我也總是被情侶要求幫他們拍照,那甜蜜的模樣,讓你不只是快樂地幫他們按下快門,還會一並地獻上誠心的祝福。

我仔細想想跑過的城市裡,有哪一個具有這麼高的「愛意」?沒有,巴黎真的絕無僅有。這種愛的能量之高,我沒在柏林、倫敦、東京、北京、日內瓦、科隆、慕尼黑等任何城市嘗到過。這些有趣的氣氛,都讓人明白地感受到巴黎是怎樣地與眾不同。

這是個特立獨行的城市。每一眸望,真的,巴黎都給你風情萬種。

浪漫貫古今 巴黎心臟藝術橋

到巴黎感受藝術的氣氛,就不能不去藝術橋(Pont des Arts)走走。在巴黎的20座橋裡,藝術橋是跨越塞納河上的一座人行徒步橋,兩端連接著法蘭西學會和羅浮宮中央廣場,這個廣場在第一帝國時的稱呼就是「藝術宮」。藝術橋最原始的建造在1802到1804年間,當時是一座九拱金屬人行橋,也是巴黎的第一座鑄鐵步道橋。

兩次世界大戰的空襲加上過往船隻的碰撞,藝術橋因毀損而在1977年封閉。現有橋樑花了3年時間在1984年建成,建造者Louis Arretche雖將拱數減至7個,但是像歐洲許多珍惜古物的藝術家一般,他保留了舊橋的外貌,只對結構做了改造。新藝術橋從此更有藝術氣息了,不定時地成為藝術展覽的場所,畫家、攝影師也很喜歡將這裡拿來當做露天工作室,而過往的行人更是就地野餐,在藝術橋上觀賞滿眼的巴黎大藝術圍繞。

跟新橋(Pont Neuf)的命運一樣,這座藝術橋在2008年起被情侶相中,開始在上頭加鎖,鑰匙丟河,以深扣的「愛情鎖」來象徵愛情不渝。有些鎖上還刻寫雙方的名字,跟科隆大橋、佛羅倫斯的老橋愛情鎖完全一個模樣。只不過這個「加鎖」行為並不全被巴黎市民認同,連巴黎市政廳都曾以「上鎖太多有礙觀瞻」為由,在2010全數拆鎖。只不過情侶們如雨後春筍般時時冒,過不了多久,整個橋上又出現了一堆閃亮的新鎖。

藝術橋上栽有花木,手藝工作坊超過40家,人行道從巴士底廣場可直通到凡塞爾森林,向有「塞納河上花園」的美稱。運氣好還可以巧遇某個雕塑大展,天氣好時更吸引來客在此吟詩、談唱、飲酒、做畫。牽手漫步木製走道上,可以觀賞四周巴黎之美,前望就是塞納河被西岱小島切成兩道,之後又在聖路易島處再度會合。在這兩個小島之間,就有高達15座橋樑銜接左右兩岸,那景觀配上夕陽或日升,都不是語言足以道盡的絕美。

在橋上仔細觀看,可以看到左邊巴黎聖母院後頭小教堂的尖塔,以及巴黎大法院中間的小樓。藝術橋不只是巴黎橋段中的藝術橋段,更是巴黎的心臟所在,全橋充滿著浪漫與藝術的氣息。證明自古以來,藝術跟浪漫就是分不了家,難怪情侶們想在這座橋上「加鎖宣示」呀!

藝術大匯總 龐畢度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巴黎本身就是個藝術大寶庫,在街頭的實境與畫境之間,你永遠有好鏡頭可以拍入。但是如果為了藝術前去花都,街頭流連之後,一定不可以錯過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這個真正啟發與保存巴黎人藝術細胞存續的大藝術建築物。

這個藝術中心之所以稱作龐畢度,是因為由法國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為紀念戴高樂總統所倡議興建,後來興建中龐畢度過世,因此用他命名來紀念他。現代藝術博物館龐畢度中心位於巴黎第四區的蒙特吉爾街、瑪萊區及雷阿爾區附近,本身就是一座爭議性很高的複合建築物,不少人到門前一望,通常會問「這…還沒蓋好嗎?」答案則是,不,它就是蓋成這樣!

這個由義大利建築設計師、英國建築師、英國及愛爾蘭結構工程師共同創造出來的藝術產物,從當時的建築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完工後卻引起法國上下一陣大翻騰,因為它一反巴黎傳統的建築風格,現代到幾乎讓人以為它還在施工中,即使有藝文人士稱其為「市中心的煉油廠」而贊同它,反對的市民可不在少數。還好設計的理查‧羅傑斯後來奪得2007年的普利茲獎,紐約時報明指他設計出令建築界天翻地覆的龐畢度中心,肯定這骨架外露並外透鮮豔線管的機械型設計。

龐畢度所有看得到顏色的管線都是具功能的,像綠管是水管、藍管控空調、黃管裝電線,紅管是自動扶梯及維安設施。這座巨型建物裡固定有公共資訊圖書館、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與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定期換上各種藝術工作坊、展覽以及精選電影播出。這在一個龐大的藝術之都裡,更加上一個純藝術的集中力道。

龐畢度中心土地面積有2公頃之大,建築面積多達10萬3千多平方公尺,地上7層地下3層,用掉了5萬立方公尺的鋼筋混凝土、1萬5千公噸的金屬框架、超過1萬平方公尺的玻璃與外牆表面,裡外整個設計都氣勢恢弘。這裡不只是外國人來參訪,本國人也愛來朝拜,尤其是每年舉辦的各種主題展覽最吸睛。

龐畢度中心外頭的廣場也是一大特點,那裡經常聚集街頭藝人,不管是默劇、雜技、特殊工具表演者都有。春季還有小型狂歡派對,也許上樂團演奏、現場素描、諷刺畫作,孩子們想要滑板競賽也有,多采多姿,裡外都是「活的藝術」。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長榮直飛巴黎。

◆簽證:目前國人赴歐洲申根國家不需簽證,但須辦妥通關文件。

◆時差:夏令時間慢台灣6小時,冬令時間慢7小時。

◆匯率:一歐元約換新台幣37.4元。

◆相關資訊洽詢:巴黎旅遊官網(中文) http://zh.parisinfo.com/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