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最受歡迎的童書主角
音樂劇《小熊維尼》充滿愛與歡笑

2006/04/04 06:00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音樂劇《小熊維尼》即將在台灣首度上演,小熊維尼今年也正好要歡度80歲生日,到底小熊維尼是如何誕生的?一切都要從1921年說起,當時小小的克里斯多夫‧羅賓收到一隻叫做愛德華的泰迪熊當作他的第一個生日禮物。接下來的幾年,他接連收集了許多的絨毛娃娃,其中有一隻驢子、兩隻袋鼠、一隻小豬,還有一隻有條紋的老虎。小羅賓常幻想自己和這些動物一同住在森林裡。

四歲的時候,克里斯多夫到倫敦動物園去參觀,他非常喜歡裡頭一隻叫做「維尼」的加拿大黑熊,沒多久就和牠變成了好朋友,還常常跑到籠子裡去和牠玩。他馬上就決定要把他的泰迪熊給取名叫「噗噗熊維尼」(Winnie the Pooh)。這個難得的友誼讓他的父親,也是著名的劇作家與記者A . A .米爾恩(A . A .Milne)創作出一系列精采又有趣的故事。

1925年第一篇小熊維尼的故事在倫敦晚報上首度問世,沒想到這個故事卻非常受到歡迎。米爾恩是英國最知名的劇作家之一,他創作小熊維尼的原始故事原先只是一個消遣,將自己兒子的床邊故事化為文字,沒想到卻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童書作品之一。

迪士尼公司後來買下了小熊維尼的版權,1966年發行了第一部卡通《小熊維尼與蜂蜜樹》,到目前為止,維尼、跳跳虎和百畝森林的夥伴們已經出現在許多的錄影帶、教育影片、假日特別節目還有電視影集中。

這次的音樂劇《小熊維尼》則是將這些原本只存在於童書與卡通中的主角搬上舞台,該音樂劇導演麥可尼寇表示,能夠執導迪士尼經典音樂劇《小熊維尼》,「已經實現了我小時候的夢想。」麥可尼寇從美國天主教大學畢業之後,在紐約開始了他的演藝事業,並且和許多大導演如詹姆斯‧拉派、傑瑞‧薩克斯、山姆‧曼德斯和羅柏‧馬歇爾合作。除了加入迪士尼經典音樂劇小熊維尼的創作團隊之外,麥可尼寇還以副導演的身分指導百老匯的經典作品《酒店》,2003年獲得相當於澳洲東尼獎的荷普曼獎(Helpmann Award)最佳導演的榮耀。

麥可尼寇表示,他深信這絕對是想進入劇場的小朋友最棒的「初體驗」,能夠看著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在觀眾面前跳舞唱歌,非常過癮。

迪士尼經典音樂劇《小熊維尼》演出場地時間分別是,5月24至2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5月30、31兩天在台中市中興大學惠蓀堂,6月3、4日在高雄至德堂,共將連演24場。訂票專線可詢寬宏藝術(07)7403466。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