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龍應台的政治姿勢

2013/05/20 06:00

擔任文化部長一年來,龍應台的作風頗受爭議。(資料照)

文化部一周年 民調18趴的龍馬精神

在不少公開場合上,龍應台經常擺出「手托腮」招牌動作。(資料照)

記者凌美雪、趙靜瑜/台北報導

龍應台(右)與李安出席記者會時,被拍到手插口袋,相當不莊重。(資料照)

文化部於去年5月21日正式掛牌,今天滿周年,師大上週率先公布的調查顯示,文化部長龍應台知名度遠高於施政滿意度,僅18.6%的民眾滿意文化部施政表現,正巧與馬英九總統的民調「不相上下」,這位為馬英九擘劃文化白皮書的大作家,似乎頗能謹守執政當局的「龍馬精神」。

過去一年來,「知名作家」龍應台擔任「文化部長」後,在立法院的應對,也透露了龍應台無法掩藏的政治姿勢。

藐視國會?

‧穿球鞋到立院挨轟

文化部甫掛牌,龍應台穿球鞋到立法院備詢,立委陳亭妃質疑,「穿布鞋是要來打架的嗎,還是要來跟委員對槓的?」立委蔡其昌說,「可能龍應台覺得立法院是個比體能的地方。」龍應台回應,備詢一天8小時,穿高跟鞋太累,無法專心聽。結果,媒體全聚焦報導球鞋問題,沒人注意到當天實際問政內容。後來龍應台赴立院備詢,還是時常穿球鞋。

‧總質詢請假出國演講

龍應台應邀赴英國演講,缺席2月開始的立院總質詢,立委李應元質疑:經查龍應台的行程與其職務並無直接關係,為此缺席總質詢,嚴重藐視國會,且龍應台之前就有缺席委員會的先例,非常不應該。

‧托腮備詢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文創院及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以及文創院草案,龍應台「托腮」姿勢引爆民進黨立委不滿,認為動作不尊重立院,立委段宜康直言,「龍部長妳不一定要托著腮聽我講話,我不是在唸詩,立法院也不是文化沙龍。」台下立刻發出噗哧的笑聲。

‧批立院香蕉共和國 王金平:龍應台沒有經驗

年度預算被立法院統刪,龍應台不滿,批立法院是「香蕉共和國」,反被立委批評徹底狀況外、無理取鬧,甚至連如何保留文化部的預算不被統刪也不懂,只會端出「龍太后」的姿態頤指氣使。立法院長王金平說,「她就是真的不清楚,沒有經驗。」國民黨團賴士葆則指出,文化部沒有提出免於統刪請求,不該怪立法院。

立委陳亭妃表示,龍這樣講代表認為自己、馬英九也是香蕉共和國的部長、總統,陳亭妃說,香蕉共和國有壓榨勞工與貧窮階級的意思,馬英九不只是天龍國,而且還是香蕉共和國總統,龍應台應該質疑馬英九而非立法院。立委黃偉哲認為,龍應台的專制思維以及菁英心態,嚴重汙衊台灣民主。

‧操作新聞遭轟怠惰

搶在立委管碧玲提出電影法修法草案的前一天,龍應台表示要掃除不合時宜如電影法的法案,直接被立委孔文吉虧:「這時間點也太巧合了吧!」龍應台辯稱是記者來問的。管碧玲則說,文化部沒有版本,但提出的修法方向與她的電影法完全一致,龍應台立法怠惰卻操作新聞,還說是被動受訪,「龍應台要趕快改變態度,趕快拿出成績單!」

文化交流預算傾中又缺自信

‧輕國際重兩岸

文化部於102年度編列的文化交流預算,乍看之下兩岸與國際交流的經費都成長,但實際上,兩岸交流經費增編1億多,成長超過429%;國際交流中扣除海外據點和專案辦公室的租購、行政經費,實際只比去年多2000萬元。立委管碧玲質疑文化預算傾中,輕國際而重兩岸。立委林世嘉也指出,文化部訪中預算為所有部會最高,質疑龍應台文化態度傾中,恐將使台灣喪失獨立性。

‧兩岸文化前瞻論壇 遭疑未談先讓步

管碧玲質疑,編這麼多錢只為了辦一場論壇,正當性何在?文化部應善用政府的文化預算,不要讓文化交流淪為形式。

立委鄭麗君表示,台灣文化輸出到中國「眼睛看得到的國旗、國號不能有,腦子裡的民主自由思想不能有」,這些已在侵蝕台灣文化自主創作的能力。

鄭麗君詢問可否在兩岸文化前瞻論壇要求中國做到廢除對於台灣文創相關的審批制度,龍應台僅表示「會努力」,但無法承諾;鄭麗君直批龍應台毫無信心。且由於文化部說要「爭取對未涉及意識形態文化產品免除審查或以備查方式進入市場、在特定城市或實驗區同意免審查上市。」更讓鄭麗君質疑,所有文化產品都涉及一定的意識形態,「難道是文化部要先幫中國政府做篩選嗎?」鄭麗君認為文化部的報告是預設框架,「會不會幫中國的審批制度漂白?」擔心恐怕還沒協商,立場就先退讓了,甚至可能造成台灣民主與經濟雙輸。

文化部為籌備前瞻論壇,今年預算就編了2400萬元,立委林佳龍說,多次要求文化部報告都付之闕如,甚至文化部這邊是由誰跟對岸接洽?接洽內容為何?論壇排定的清單有哪些?全都隻字未提,根本是迴避國會監督。林佳龍批如同黑箱作業的「兩岸文化前瞻論壇」。立委何欣純則表示,希望文化部辦這個論壇,不要到最後變空談。

迴避爭議

‧不對人權問題表達看法

龍應台就國家人權博物館及樂生療養院保存現況向委員會做專案報告,對於人權博物館是否能呈現蔣介石在台灣白色恐怖「加害者」的歷史定位?龍應台表示身為政務官,不應對特定歷史事件表示看法。

段宜康質詢龍應台認同前總統李登輝當年對美麗島政治犯的特赦宣告,龍應台推拖回覆「特赦是個重大議題,我要把當時來龍去脈弄清楚才能回答」,段宜康當場送龍應台一個新頭銜,「妳是馬英九政府最耀眼的花瓶」。

段宜康批評龍應台沒有擔當,羞辱所有政務官存在的價值,是一個「厚臉皮」的部長,「妳會是內閣最長命的部長,但妳的在位,羞辱了台灣所有的政務官」。段宜康表示,龍應台當文化部部長,就是要執行大家共同相信的「價值」,「不是遇到爭議就退縮跟逃避」、「如果妳今天只敢坐在那邊生悶氣,請妳自己離開這個位置。」

‧在立院拒談六四

鄭麗君直斥,龍應台無法捍衛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失去了文人、文化部長該有的高度與良知。鄭麗君指出,六四天安門事件滿23週年,過去常為六四寫文章的龍應台,卻表示「背負兩岸交流任務,對此不能發言」,與其過去擔任作家時立場完全不一致,令人極為失望。

立委林淑芬批,龍應台書寫人權民主議題,只是為謀得一官半職,「當作家龍應台變成國家機器的操盤者,如何面對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

口號政策

‧施政效率低 文化部變吹牛部

文化部上路近半年時,各項計畫執行率低,立委陳碧涵表示,龍應台被認為是明星部長,各界寄予厚望,但計畫執行率與原訂目標相去甚遠,批評文化部只是吹牛部。

眾多立委質疑龍應台的影視政策口惠而不實,都是「慶菜公貢」(台語,意指隨便說說),鄭麗君說,「今天審預算,不是聽你的原則與價值,而是要具體的牛肉,不是在空中畫餅充飢,你不是名嘴,你是部長。」

‧7835政策遭疑政策口號

超過9成以上的民眾都搞不清楚內容的「7835村落」計畫,經費高達4.35億元,藍綠立委均表質疑。 立委陳學聖認為,有很多事情都已經在做了,7835的思考不對,但社造在等這筆錢;立委陳淑慧也一度建請文化部修正名稱,但龍應台堅持不會更改計畫名稱與內容,只說要「加強溝通」。

陳學聖對龍應台提出的新政策,包括7835及國民記憶庫,認為都是在別人已經做很久的工作裡,硬是提出新的政策口號,建議龍應台提任何新計畫之前,應先研究一下別人已經在做的事。陳學聖說,7835名稱與實質差太多,連立委都不知道,地方怎麼會知道?「部長在講泥土化時,對地方的了解還不夠,部長有很多說法獲得很多版面,但對於沉苛已久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