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吳郭魚

2013/06/04 06:00

圖◎王樂惟

◎曾谷涵 圖◎王樂惟

你曾經用手抓過活生生的吳郭魚嗎?在一個堪稱失戀的夜晚,我似乎思考過這件事與愛情的關係,但當時沒有記錄下來,只在行事曆上留下「吳郭魚」三個字,所有思考過的也大概因為酒精的關係全忘了。但如今那本已經好幾年前的泛黃行事曆上的日期與暈開褪色的字跡又讓我回想起好多事。

那是完全不懂愛情的童年時候的體驗。我的家當時有一座酪農牧場,幾百頭乳牛按照生理狀態分居在幾棟牛棚中,每天分別在幾個用磚塊水泥砌起的蓄水池喝水。所謂牛飲是名不虛傳的,在設備還不發達的年代沒有完善的自動給水系統,每日早晚都得拉水管啟動抽水馬達來灌滿水池,炎炎夏日的正午時分還得多巡視一次以確保母牛的水源充足。

而水生萬物,各式各樣的藻類不知從何而來就在水池裡滋長起來,再加上乳牛吃完正餐,濕濕的嘴巴鼻子上還沾了些飼料豆渣或草屑就在喝水時一併洗進水池裡,或是在往擠奶廠房路上擁擠一時失誤把糞便也給灑進去,那更讓水藻增添了充足的有機養分而茂盛起來。奇異的是每個水池的藻類也各有不同,有的附生池壁一整片濕滑軟爛,有的則像髮絲飄散水面柔順幽綠,也有像沉浮在水中的青黃板塊凝聚著髒汙與氣泡。牛並不吃藻類所以這些生命會不斷死亡積聚而後腐敗讓水池慘不忍睹,所以我們得時常清洗以確保乳牛的健康。

但父親竟心生一計,在水池裡養起了吳郭魚。不可思議這適應力強的物種就在水池裡生活下來了,除了會清理水藻之外,也把牛群無意釋放在水中的物質吃掉,確實延緩了整個水池快速黑化的局面。但不久後也發現了問題,原本幾隻吳郭魚竟然轟然繁殖增生為密密麻麻的魚群,連乳牛喝水時都看傻了。我們沒有研究這個生態圈的生活方式,除了注意水池不能灌太滿以免魚游出來之外,一切也安然無恙。

直到有一天父親說,把這些魚抓去阿伯田邊更大的水池放生吧只留下兩、三隻就好。我們準備好大量的小牛喝奶的水桶裝些水,把水池放掉剩下底下沉澱的淺淺一灘汙泥,搶在魚窒息前抓進水桶。有的魚在放水時就從排水口溜出去,在牛棚地面彈跳濺射成分複雜的泥湯。我們等牠安定下來,也許是在地面撞暈了,但魚嘴仍驚惶地開合,然後小心翼翼地捧起來,深怕牠又拍動強而有力的魚尾跳開。牠們身體有滑滑的一層體液,而胸鰭背鰭都尖銳鋒利硬如鋼釘,即使手戴麻布手套再一層橡膠手套也可能狠狠扎進去。而我又感覺到魚的身體只要被人的手指捏過的地方都有痛楚,於是更加不敢輕舉妄動,又不能太過遲疑而讓牠們失去呼吸,這過程煎熬得滿身大汗。

當魚在手中輕輕地安全地放進水桶,即使是小小空間,乾淨的水也讓牠們鬆一口氣。也有些魚不幸沒有撐下去讓人遺憾,只能默默地埋進牛糞的堆肥中。帶著滿手傷痕與痛楚,一身惡臭地把水桶提上搬運車載至大池邊,然後把水桶沉浸水中,讓魚疑惑一下,若有所思地自己游出來,游進更深的水域裡消失。

這會跟愛情有關嗎?而其中暗喻的是愛人或是愛情本身呢?我已經不明白當初的想法了,也許那時候失戀喝醉的自己也沒有搞清楚。可能童年在水池邊看魚的那個小時候的我才真正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也不一定。●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