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傳達普世價值 李安獲國家文藝獎

2013/06/25 06:00

(陳茂萱)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宋澤萊)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第17屆國家文藝獎昨天公布得獎名單,分別由電影導演李安、作家宋澤萊、劇作家紀蔚然以及作曲家陳茂萱獲獎,得獎者將可以獲得獎金100萬元,10月舉行頒獎典禮。

(紀蔚然)

其中電影導演李安以作品結合東西方、藝術與商業元素,傳達出人性普世價值;作家宋澤萊(廖偉竣)作品豐富多元,形式多變,深具前瞻性,至今仍持續創作40年,深具強烈社會與人文關懷;劇作家紀蔚然長年耕耘舞台劇本創作,透視台灣當代社會,引發觀眾的共鳴,在台灣現代劇場的文本創作上深具開創性與影響力;作曲家陳茂萱作品在西方樂曲形式框架下,隱含東方傳統的韻味,主要是發展出具系統之音樂教材,建構了台灣專業音樂教育的基礎能力。

(李 安)

今年的國家文藝獎包括舞蹈類、建築類以及美術類均從缺。評審委員私下表示,舞蹈類連續六屆從缺,凸顯世代青黃不接之勢。美術類最後有一位長年書寫美術史的學者入決選,但最後沒有獲得通過。

比較有爭議的是音樂類,不少評審私下表示陳茂萱有創作,但更著重在音樂教材的撰寫與推廣,反而是另外一位決選入圍者某合唱指揮得獎無數,在國際上深具知名度,而且專業投身奉獻,意義上似乎更符合國家文藝獎「鼓勵累積性成就之傑出藝文工作者」的獎勵規則。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表示,藝術教育是否也可以列入主要評審標準,不少委員也在思考這個部分。

第17屆國家文藝獎得獎感言

劇場類/紀蔚然

得獎相當喜悅,目前創作正在「休息中」,兩年前他發表《私家偵探》小說,現在正在改編變成電影腳本;還發表了短篇小說《走遠路》。對於未來舞台劇的創作,紀蔚然表示,未來想回到實驗性強的小劇場,可以發揮創意,票房也比較沒有壓力。

紀蔚然1954年生於基隆,在愛荷華大學英美文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政大、師大,現為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1997年創立創作社劇團迄今,任該團藝術總監,期間陸續發表多部作品。2008年暫時停筆五年後,2012年再度創作《拉提琴》並入圍台新藝術獎,是臺灣少數以如椽之筆持續耕耘劇場的創作者。(文/趙靜瑜)

文學類/宋澤萊

才剛母喪,宋澤萊內心有些悵然,「不過聽到得獎,稍稍沖淡哀傷。」宋澤萊正在醫院陪生病的父親,「像我這一輩的作家,很多也是處於這個狀態。」

去年過60大壽,宋澤萊考取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班,重作學生。宋澤萊表示,他現在要先將過去所寫《台灣文學三百年》400頁擴充到800頁,共將介紹及研究38位台灣本土作家,以5階段介紹台灣文學的發展。宋澤萊說,新作《天上卷軸》上冊已經發行,未來等到《台灣文學三百年》擴充之後,要把下冊寫完。

宋澤萊1952生於雲林,本名廖偉峻,師大歷史系畢業,是戰後第三代的重要文學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詩、散文、小說,以及宗教、文化和社會方面的論述,最重要作品有《打牛湳村系列》,成書於1980年,描寫1970年代中期台灣農村的困境,為台灣寫實文學論述了重要性。(文/趙靜瑜)

音樂類/陳茂萱

能夠得獎,陳茂萱要感謝身邊的老師跟學生們肯定他在做的事情,「作曲沒有停下來的一刻。」陳茂萱說,過去兩年已經完成了《大提琴協奏曲》跟《鋼琴協奏曲》,都由學生樂團發表,目前手邊還有《低音管協奏曲》與《小提琴協奏曲》正在進行中。至於獎金一百萬,陳茂萱表示希望可以用作兩岸兒童音樂教育,「一百萬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陳茂萱1936年出生於臺灣雲林縣北港鎮。1955年考進省立臺灣師範學院音樂(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之後隨許常惠學習樂曲分析及作曲法,1970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研究理論作曲,並擔任師大音樂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退休後2008年起擔任真理大學音樂系特聘教授。(文/趙靜瑜)

電影類/李 安

因台灣與紐約的時差關係,記者至截稿前未取得李安回應。李安的弟弟李崗表示,身為家人,當然很高興李安再度獲獎。

國家文藝獎有一百萬獎金,李崗表示,他無法替李安回答獎金要怎麼用,但《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新聞局頒發100萬元獎金,李安捐給台南一中;1994年的《喜宴》票房大獲成功,李安則創下首例,將輔導金全額退還給新聞局。

李安1954年生於台灣屏東縣潮州鎮。高中畢業後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影劇科就讀,赴美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作品包括《推手》、《喜宴》等。2000年上映《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及多項技術獎項,並以2005年作品《斷背山》、及於2012年上映之《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殊榮。(文/鄒念祖、趙靜瑜)

(圖/國藝會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