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兩代廚房

2013/07/03 06:00

圖◎aPple Wu

◎方秋停 圖◎aPple Wu

入屋時,裡頭一片黑,心知婆婆又在爐灶前用心煮食,她堅持付出,以著近乎痴傻的態度。疲累藏匿膝蓋,即便直彎皆痛她仍強忍著。

蝦子端上桌,婆婆忙著挾幾隻到碗裡,趁著燙熱速速剝將起來,然後將那含帶她手指溫度的蝦子放進公公碗裡──公公見大伙兒在場,總會用靦腆的表情碎念一句:「創啥啦?」一臉尷尬無奈,而任誰也知道──他習慣吃婆婆為他剝好的蝦子。一回婆婆不在,H偷偷對我使了眼色,當下我便挺身而出,扮演起剝蝦人的角色,粉白蝦肉於我繞轉指間裸露出來,剝好幾隻再用筷子一起挾給公公──公公難為情地說道:「哪擱按呢?」

我剝的蝦滋味自然不如婆婆,屋簷底下許多經年形成的氛圍,婆婆是靈魂人物,公公則是她的信仰中心。

湯要燙嘴,菜要燜得熟爛……初進夫家廚房,我如背誦定理般牢記這些公式,無人告訴我其中的由來和演變。火候經歲月調轉,幾分強度幾分水,筷子湯匙挾舀起來一餐餐實驗,廚房通往餐桌這小小的空間,擺設已然固定,不容人任意更動。而不許變動的還有許多──婆婆手下那兩口爐火已被馴服得服服貼貼,青色火燄啪一聲便如神燈裡的巨人般躍出,彎腰屈膝聽候命令,而那寬闊的生鐵鍋更是他們合作的平台。

是性情還是年歲積累?總感覺婆婆管控的爐火恁地柔和,黑色鐵鍋厚積層層顧忌,青燄包覆鍋底,火勢攤開,總要燒上許久才自底層燙熱起來──滋地,剩水於鍋底滾起大小泡泡,一邊滾沸一邊乾涸,當中留有些許時間待婆婆將鏟子於鍋中鏘鏘畫幾下,開機暖場儀式才告完成。

燄火探出了頭,如栓著鍊條的家犬雖然激動卻不猛烈,鏟子持平將一旁的剩油舀進鍋裡,鍋沿幾顆水滋地滴掉落油中,於熱油催化下喧嚷一會兒便消聲匿跡,婆婆掌握時機將一旁切洗好的菜倒入,拌炒兩下,蓋上鍋蓋,激越雜音漸地靜寂。爐火於婆婆指揮下縮短身形,以溫和煨燜鍋內菜蔬,將青澀一分分轉成嫩甜。

鐵鍋一回回燒熱,油煙是為簾幕,層層掀翻,魚肉青菜和豆腐陸續登場,婆婆導演所有情節,一切氣力只為以公公為主的家人。一天三場固定戲碼,似如時針分針依序轉繞,每場都不得馬虎。

公公退休後長居家中,讀報、運動成為主要事情。臨窗借光一字字讀著,爭議或趣味內容即刻分享予一旁挑菜的婆婆,粗梗嫩葉是非黑白當下便區分開來。對婆婆而言,經濟成長率、都市更新等皆太遙遠,她在乎的是青菜一把多少錢、魚眼睛夠不夠金亮……拖著菜籃車,往人煙多處走,市場是她展現專業的地方,手一捏便知蘋果的甜淡軟硬、鼻一聞便分出肉的鮮腐以及滷汁醬菜的成分……一片喧嚷叫賣聲中,她總能洞察真偽,輕輕鬆鬆取得應有戰利。婆婆進退有節,於她熟悉的場域裡優遊,我則亦步亦趨,於一旁跟著見習。

而爐火是認得人的啊!夫家爐火容許婆婆慢條斯理,油燒半天,婆婆以長筷插進幾次,見油燒夠,才將裹著蛋汁麵粉的魚肉一塊塊放進去,然後交由我看管。熱油如水,為魚身嗶嗶啵啵起一層層泡泡,油與鍋交響,鳴響出輕柔節奏。原以為溫火慢燒,不必著急,孰知一閃神,待婆婆提醒我趕緊翻面,油炸已經過頭!深褐與金黃,青澀、老練強烈對比著。

火勢控制外,刀工亦為一大考驗,婆婆最讓人佩服的是她的剁雞功夫。她曾如教導CPR般慎重,從姿勢到分解動作一步步教我──將報紙於地上鋪開,左腳跪地右腿彎曲,手執方刀先將雞腿與翅膀割下擺放盤子周圍,再挺胸、吸氣,左手扶著雞的腰腹,右手持刀正對雞的胸脊砍下──雞胸理當一分為二,假如未剁完全,再補一刀,順序將之剁成每塊三、兩公分,務求骨斷乾脆,皮連著肉,然後如堆金字塔般將之一一組合,使其風采重現。而婆婆這項看家本領我註定學不會!也曾嚴肅,矢志用心學藝,而膽怯的左手畢竟敵不過大刀威嚇,刀未及雞左手便已逃逸,雞棲砧板未有支撐,再補一刀,便就皮肉綻開。心慌意亂胡亂砍伐的結果,全雞成了慘不忍睹的傷兵。

歲月催逼,婆婆的背漸駝,膝蓋手術後,她爬起樓梯來更加費力,而廚房仍是最適合她揮灑的空間。彎腰、點火,生鐵鍋愈來愈重,木塊砧板也斷裂成兩半,而她與食物的默契仍然存在。爐邊紗窗沾黏油汙,清洗一段時日後變髒再洗淨,老舊爐心無法再煮,換一口爐,新火跳出,幾番調適後仍繼續為婆婆效力。大半生與鍋鏟為伍,婆婆自有其既定習性──冰箱、瓦斯爐便就足夠,微波爐、烤箱絕對不用,除了火煮和冷藏,婆婆不信其他技倆,與油煙相容共處,頂多開窗使疏散,爐上那會發出轟轟巨響的抽油煙機,是她的拒絕往來戶。

婆婆不信任電器,認為和電有關的器具能省則省,經常見她摸黑在廚房,憑著感覺切洗,菜葉浸泡水裡,高湯依照她的意思燜煮,公公在不遠處翻讀著報紙,柴米油鹽盡在她熟悉的位置……這一切讓她感到心安,不宜亦不許改變。

偶爾她和公公到我們台中的家來,總隨身拖來一車食材,生食熟食都有,慣用的調味品及公公喜愛的沾醬皆在裡面,供她複製熟悉的生活滋味。

而不同的廚房擺設、氛圍畢竟有差異,這兒的火明顯剛烈,桀驁不馴的氣燄輕易便會將菜給燒焦、砧板不夠厚實,婆婆必須調整力道、刀鏟亦不同於家裡,婆婆得要重新拿捏手勢與氣度……而這一切對婆婆而言都不困難,因她所信奉的飲食哲學還是一樣。

公公仍坐在沙發,手翻著報紙,唯一讓婆婆感到不自在的是當我在烤盤上鋪上錫箔紙,將肉一片片鋪好,設定好時間、或將剩菜放進微波爐,嗶嗶剝剝地加熱,婆婆臉上便露出非其主場的尷尬表情。

待我警覺該遵照婆婆的習慣用大鐵鍋加熱,冷菜常已轉成為熱食!

罷了,多管齊下,效率較高,我無暇多想便將鐵鍋燒起熱油,謹記婆婆不用抽油煙機的習慣,任白煙彌漫屋裡,心底不禁憂念著牆與天花板、櫥櫃和玻璃窗將染上一層層油漬,心底正難過著,突地婆婆打開抽油煙機按扭,轟地屋內滯留的煙霧漸地消散……轟隆隆中,公公和H在客廳的言談聽不清楚,鏟子在不鏽鋼鍋裡鏘鏘舞動,菜一道道端上桌,筷子擺好……

豔紅炒蝦熱騰騰上桌,婆婆趕忙坐下來剝起殼,邊剝嘴邊吹著燒燙的手指,聚集三、五隻後放進公公碗裡,換來公公例行的一句「免啦!」回應。

筷子於碗盤間動作,滾熱的湯咻咻地喝著……所謂永恆,便在日日圍繞的餐桌前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