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走進音樂廳欣賞迪士尼 看《幻想曲》詮釋古典樂曲

2013/07/08 06:00

結合動畫播放的現場音樂會更具視聽效果。(牛耳藝術/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迪士尼《幻想曲》創新結合動畫及交響樂。(牛耳藝術/提供)

巴哈及貝多芬配上米老鼠是不是有點奇怪呢?華德.迪士尼說,「箇中實有無窮樂趣」!

從1940年至今,迪士尼《幻想曲》系列動畫電影,不僅是超越各種年齡層,更發展成跨時代的無國界語言,成為感動全球影迷的共同記憶。而這一系列電影的叫好與叫座,不僅僅是因為引人入勝的活潑動畫,更因為它如音樂劇般流暢的配樂多來自古典名曲的嶄新詮釋,許多家庭更因重複觀賞DVD,無形中也進入了古典音樂的世界。其中,《幻想曲》創新結合動畫及交響樂,重新詮釋看似深澀難解的古典樂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貝多芬經典名著的演繹。

迪士尼團隊前後推出《幻想曲》及《幻想曲2000》,各收錄了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及第六號交響曲《田園》這兩部風格迥異、但皆蔚為經典的動畫。其中在《幻想曲2000》中磅礡開場的《第五號交響曲》最為人熟知。

從樂曲開頭的絕望深淵,漸漸爬升帶出溫柔憂思,直到堆疊發展為曲終激勵人心的輝煌宣告。迪士尼藝術家則運用抽象化的自然景觀,搭配鮮明色彩,描繪出大自然令人驚嘆的爆發能量,象徵不可抗拒的命運之力。

氛圍較為靜謐的第六號《田園》交響曲,則是貝多芬少數的「標題音樂」作品,每個樂章都標記著樂曲描繪的情景,包括:鄉民們快樂的聚會、暴風雨、牧羊人之歌、雨過天霽的歡欣與感恩之情等,充分展現了貝多芬對生命的熱愛。在《幻想曲》的詮釋中,迪士尼動畫師將原先標題預設的田園場景轉換成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帕斯山,原本描述鄉村田園景致的樂曲,在迪士尼藝術家的創意下搖身一變,轉而化作神秘優美的希臘神話再現。

除了發行DVD之外,迪士尼《幻想曲》音樂會在全球已吸引超過7百萬人次觀賞,因為在音樂會中,不使用成音系統,由管絃樂團原音重現,真實聆聽到樂器聲音更大的震撼,是完全不同的聆賞經驗。且加上大螢幕動畫播放,增加對孩童的吸引力,不僅提高他們的興趣和專注度,也讓他們對這些曲目有更深的了解。

7月25、26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7月27日高雄至德堂,午、晚各一場;7月28日午場在台南文化中心。由陳康明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演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