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故鄉的川流

2006/05/03 06:00

旅行郵寄伕 ◎中玄

來京都的時候,似乎早了一個星期,沒能看到最璀璨的春櫻開放。

想找尋壽岳章子《千年繁華》的「喜樂京都」 之足跡,對不是京都通的我們,當然也是困難重重。花季前後的京都,更幾乎擠滿世界各國的遊客,各地都是人潮,市街阻塞,公車擁擠,DearB. J.,有時不免心中喊著:「想像中的京都在哪裡呢?」然而這以「春雨、青石、名剎、古都」聞名的城市,畢竟讓我有也有不虛此行的感動之處。Dear B. J.,妳記得我們看過的《一個藝伎的回憶》這本書中,經常寫到的白川河嗎?我們居住的東山青年旅館,旁邊二十多公尺處,竟然就是這條小河流 。

好幾天的清晨,我們都沿著白川橋的河岸走去散步。

清悠的小河,翠綠的岸流,總讓我記起我們的故鄉台中的綠川和柳川。

日治時期的台中,據說都市計畫就是仿照京都設計的,而我們小時的綠川和柳川,就活生生的像現在的白川,岸邊垂柳依依,房舍小巧典緻。小時的綠川雖然已沒有老作家錢歌川〈新夏台中行〉一文中所描述的綠川搖櫓乘舟的美景,但也夠我們遙想當年的幽幽景色了。只是隨著都市發展和建設,現在偶爾回鄉,看到的都不是小時的綠川或柳川了。

沒想到在遙遠的京都,我找到故鄉的河川記憶。一天微雨,河畔的柳樹更加清新,我竟看到白川中有小白鴨在河中戲水,啄洗羽毛,而川畔兩旁的道路,沒有停車,只有少數行人行人撐傘徐徐而行,我的腦中不禁要努力捕捉年少時沿著柳川一邊走路上學,一邊觀看河中水鴨嬉游的景象。

故鄉是無法回去的,通常你所回去的故鄉,已不是你心中的故鄉;想不到京都的一條河川,讓我們好似回到故鄉似地。

你要不要再請我「回鄉」一次呢? ●


徵文

請為我們寫一張明信片,分享旅途中的遭遇或光影。可以寄給家人、友人、戀人,或是寄給自己。文長六百字,投稿方式如下:

e-mail:reading@libertytimes.com.tw(請傳純文字檔),傳真:02-26561064,郵寄:11492 台北市瑞光路399號15樓影藝中心自由副刊收。郵寄、傳真未經採用者將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