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小說》醫師的無法承受之親

2013/08/10 06:00

◎陳莫

「陳醫師,下一號是院內的喔。」門診護理師提示著。

「喔?哪個單位的?」門診已看了十幾個病人,陳醫師揉揉眉間,疲憊地回應。

「內科的醫師喔。」

這時,王醫師憔悴地走進診間。王醫師是陳醫師大學同學,當過班代表,熱心公益,認真負責。

畢業後兩人都進了這間醫學中心,王醫師走內科,陳醫師選擇精神科。兩人工作地點在不同大樓,並不常碰面,陳醫師偶爾從一些病人那聽到對王醫師的評論,多半都是人很親切,看病仔細等。

今天的王醫師,並未穿著白袍,雙肩垮垮的,神情十分低落,幾乎是跌坐在診間的旋轉板凳上。陳醫師想起,以前他甚至還是班上的籃球隊呢。

護理師識趣地走出診間,輕輕把門帶上。

「發生什麼事了嗎?」陳醫師略帶尷尬地問。

「也沒什麼啦。」王醫師似乎不知從何說起。「你知道醫院的新政策吧?」

「你說的是?」

「這個。」王醫師緩緩從口袋掏出公務手機,按了幾下,把打開的簡訊給陳醫師看。

簡訊內容是:「視病如親-王醫師,您的病人林某某女士,於昨日在某科病房住院,如果有空,可撥冗前往關心。」

「哦,你說的是這個啊。」陳醫師恍然大悟。

「視病如親」是院方的新政策,為了提升醫療品質,曾看過門診、急診,或是住院照顧過的病人,只要再次住院、出院,或是死亡,院方都會傳簡訊,通知照顧過該病人的所有醫師。

陳醫師也接到過這些簡訊,提醒她的病人,最近去外科開刀,去婦產科生小孩,甚至發現癌症等等。陳醫師倒是頗為接納這項政策,她喜歡知道自己的病人最近怎麼樣了。

「這項政策怎麼了嗎?我覺得還挺好的呀。」

「起先我也覺得不錯,有時候病人住到別科,我甚至不等會診,就直接過去跟別科醫師討論病情。」

王醫師的眼神有驕傲也有疲憊。

「可是我漸漸吃不下、睡不著,每天即使下班,都好像一直聽到簡訊的聲音。其實住院、出院的簡訊都還好,你知道嗎,我最怕簡訊一打開,看見的是病人死掉的消息。不管多麼努力,還是有太多病人死掉了,他們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死掉,我根本無法阻止……。而且只要一想到,隨著行醫的日子越來越長,照顧過的病人越來越多,我會收到越來越多的死亡簡訊,我一直檢討是不是自己少想了什麼,一直做噩夢……」

說到後來,王醫師雙手掩面,寬厚的肩膀不斷抽動著。

陳醫師目送老同學離開,王醫師的背影,令她聯想到即將枯死的秋天的樹木。剛剛她努力想進行專業的同理,卻笨拙地說不出漂亮的好話。陳醫師潦草輸入病歷,開出低劑量的抗憂鬱劑,希望這小小一顆藥,可以讓老同學振作起來。

王醫師沒有再回門診,似乎在醫院遙遠的另一方投入工作著。陳醫師也漸漸忘了這次門診,只是在每次看見「視病如親」簡訊時,替老同學隱隱擔心。

直到有一天,陳醫師的手機簡訊響起。

「視病如親─陳醫師,您的病人王某某先生,於昨日在本院宣告死亡,如果有空,或可撥冗前往弔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