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隨筆台灣日子】知名人物

2013/09/08 06:00

◎木下諄一

一天中午,我頂著大太陽站在公車站牌旁,幾分鐘後有輛公車搖搖晃晃在我面前停了下來。噢,好大一幅車體廣告,是一位中年男子,手裡拿著商品,很自然地微笑著。我對這幅大廣告本身沒啥興趣,倒是男主角的左下方寫著一行小字,吸引著我的目光。

「知名主持人」。

我不常看電視,這個人我並不認得。見到了這行字,頂多也只是讓我曉得:「喔,原來這個人在台灣很有名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又有一次,在別的公車站,對面的大樓外牆上張貼著巨幅廣告。這次的主角是羅志祥。廣告右下角仍不意外地附上一行文字:「知名歌手」。

說不出哪裡不對,但怎麼看怎麼覺得怪。

就連我這種對電視節目很陌生的人,都知道「羅志祥」是誰,想必他一定是個「知名」人物吧,但是為什麼還會在廣告上加註「知名歌手」呢?一般來說,真正有名的人物大家都認識,無需特別強調,不是嗎?或許廣告商擔心的是,一旦把「知名」二字去掉,所謂的「知名人物」其實只是個無名小卒,沒幾個人能喊出他的名字。若真是如此,「知名人物」就不是知名人物了。

說到這兒,我想起每當逛書店時,放眼望去,架上所陳列的新書,封面幾乎全都寫著「知名作家某某某推薦」等字樣。為什麼在這裡也需要加上「知名」二字呢?這種現象在日本幾乎不會出現。問號塞滿了我的腦袋。

這個疑惑,在某一天找到答案。

有一次我幫某公司內部刊物寫文章。當刊物成品送到我手上時,發現文章的開端有一段小小的簡介,寫著「日本知名作家木下諄一……」

我揉揉眼睛,仔細看個清楚――我的名字前面被冠上「知名」了嗎?是不是弄錯了?完全沒印象曾經拜託過編輯企畫……想必是他們自作主張加上去的。

這下子我終於想通了。

原來「知名」這兩個字,既不是寫給主角看的,也不是寫給顧客看的。它不是一個宣傳文句,真正的理由是廣告主(或編輯企畫人員)為了傳達出「我們公司請得到這麼有名的人來代言」、「這樣響噹噹的人物願意跨刀推薦,我們的本事很大吧」的一種能力上的優越感。

向人炫耀「這麼有名」、「本事很大」才是寫這句話的目的。換句話說,前面那幾種狀況,與店家常用的宣傳詞「本店使用義大利原裝進口的起司」、「北海道干貝新鮮直送本店」,有異曲同工之處。

原來羅志祥是進口起司。

最近比較習慣了。我記得我剛開始用臉書的時候,常常瀏覽著別人的照片,羨慕不已。

那些大多是記錄國外旅行時的歡樂與美景,或是昭告天下「我現在正在某高級餐廳享受」的打卡訊息,還有跟小孩、老婆一起的天倫時刻……

接下來就有一堆朋友按讚。

歡笑的照片一張接著一張。看著別人的生活如此多采多姿,而我……

朋友知道了我的心情,笑著說:「傻瓜。臉書本來就是給人曬恩愛、秀幸福的園地呀,別把那些都當真,好嗎?」

的確,把私底下的自己對外公開,多多少少會經過「修飾」,呈現出最好的一面,要是能力許可的話還會盡全力配合演出,這也是人之常情。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談話不是也一樣嗎?像是談起公司的待遇、孩子在學校的成績與表現、昨晚在高級餐廳吃飯、下個月的出國旅遊規畫等等,一直聊到自己的孩子有多麼貼心孝順、某某大人物是自己的拜把兄弟……值得拿來誇耀的事情可多了。

大約在一個月前,我和一位媒體人相約吃飯。他聊起一段小故事,到現在還深深地留在我的腦中:「有個作家朋友把出書的消息登在臉書上,不多久時間就集到幾千個人按『讚』。但是聽他說,書沒賣到那麼多。」

或許這才是現實生活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