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誰可以決定一條水圳的命運? 〈3之2〉 - 守護水圳札記

2013/10/28 06:00

圖◎王樂惟

◎吳晟 圖◎王樂惟

我曾去探詢熟識的水利委員,不料聽到有此一說:以往都是我們農業在扶持工業,現在工業已經大漢了!有能力又願意花錢來買我們多餘的水,我們才有更多經費做更多水利建設、為農民服務,這是工業回饋農業的好時機呀!

緊接著慷慨激昂地說:拚著下一任水利委員不當,莿仔埤圳引水工程也非做不可。

面對這樣的鄉親,我們選出來的水利委員,可以如此堂而皇之講出如此離譜的道理,而且顯然是水利會的一致說法,我真是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沒有了灌溉用水,哪還需要什麼水利委員、水利工程?

4

我很不願做政治聯想,但2012年總統大選前數個月,引水工程忽然銷聲匿跡,沒有任何動靜。地方上稍有政治敏感度的人士都心知肚明,私下預言,這是暴風雨前很不尋常的平靜,選後就知曉。

選後的2月23日,果然引水工程正式動工,挖土機駛進圳堤、進行開挖。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農民,眼見去年一波又一波的護水行動,訴求完全無效,至為惶急,被迫再集結抗爭。

3月8日,國科會新任主委朱敬一,不同於前任極度推諉卸責,因應現況,主動提出轉型計畫,公開宣布: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重大工程計畫,因產業環境改變,及長期水源供給因素影響,未來發展要重新檢討,朝向「低耗水、低排放」轉型;轉型後之園區長期用水量,已由原規畫之每日十六萬噸,調整為每日二萬噸。有關修正引水工程之規畫,亦需重新評估。

國科會並要求中科管理局下令水利會,引水工程必須暫時停工。這項宣布,帶給農民莫大振奮,相信國科會新任主委有新思維、新改革、新擔當的誠意與魄力。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連串情況,實在匪夷所思,官僚體系的複雜性,不是單純的農民所能理解,飽受焦慮的煎熬,體認到原來國科會並不能完全當家做主。

3月9日,中科管理局局長宣稱:要求停工的公文已經簽出;並提出工地現場貼有停工公告的照片。

但當天下午,施工現場的公告被撕掉。開挖工程肆無忌憚持續進行。

3月21日,立委林淑芬召集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跨黨派八位立委、國科會副主委、中科管理局局長等行政人員,親自考察莿仔埤圳引水工程。

因為中央官員的蒞臨,當天全面停工,封堵的道路也全面淨空開通,圳水汨汨流。國科會副主委和中科局長,在水圳圳頭,當著八位立委、多家媒體、上千農民群眾面前,更重要的是,大太陽下,光天化日,面對遼闊天地,公開宣稱工程已經停工。

林淑芬立委立即提出質疑,農民反應工程還在進行。中科局長回答說,那是在做停工前的回復工程。

現場掌聲雷動,響徹田野。

有幾位農民上台,向台上的中央官員們深深鞠躬再鞠躬,淚流滿面地致謝再致謝。

掌聲歷久不歇,圍在圳頭廣場上千民眾,莫不熱烈鼓掌。我看到許多農民一面鼓掌一面流淚,包括我在內。

我們是多麼真心誠意的感激啊,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動人的畫面。

然而,然而,隔天,不過就是隔天的3月22日,一天都不願再假裝,圳道再度被封堵,一車又一車的鋼板模具、水泥涵管,立即又運到水圳旁,怪手、機具、工程車,開挖得更凶狠、更囂張、更肆無忌憚。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成員,在施工現場詢問工地負責人,為何沒停工?負責人無奈地說,我們只是下包,上包沒叫我們停,我們怎敢停;而上包說,沒有接到正式停工公文,我們不能違約。

這是什麼行政倫理?中央官員在多位立委、多家媒體、上千民眾面前的政策宣布,只是圳頭上的一陣風,吹過就不算數嗎?或如張曉風立委所說:什麼時候我們的政府變成詐騙集團。

官僚體系的職權真的非常大啊,大到只為了縣政府提出一家面板廠的一紙投資意願書,各級政府單位便可以全力配合、「排除萬難」,快速「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變更環境差異分析;快速進行徵地、毀田、開路、驅趕農家、搶水;大動工程。

官僚體系的職權真的非常小啊,小到已經出現那麼多明顯錯誤的政策,國科會也已明確提出「轉型計畫」,所有行政部門卻不願、不能、不敢負起責任,下令停工,放任所有工程一成不變持續動工。

原訂目標既然已經改變,為原訂目標量身打造的工程,理應停工。就像開車,原先預定前往的目的地已經改變,當然必須先熄火,等目的地確定了,再發動引擎。

官僚體系充分發揮推拖本領,凌遲農民不心軟!縱容廠商真寬大啊!

5

4月12日,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數百位農民,搭十部遊覽車透早出門,第十二度上台北控訴,9點多抵達行政院。行政院鐵門拉上,重重警力護衛,我們就坐在門前熱騰騰水泥地面上,忍受熱氣與烈陽煎熬。多位藝文人士和歌手來聲援。

煎熬過早上,煎熬過日正當中,直到下午2點多,任憑我們怎樣呼喊、怎樣訴求,還是沒有任何一位官員出面,反而開來鎮暴用的大型擴音器,向我們放聲警告,已經違反集會遊行法,再不解散就要強制驅離。

警告聲音分貝非常高而強硬,聽起來無比刺耳。

二位帶領農民抗爭、現場主持人蔡培慧、吳音寧忍不住激動,聲音哽咽而沙啞。在我身旁多位比我年長的鄉親農民,也老淚縱橫。

我坐在燙熱的水泥地上,腦海中不斷浮現3月21日那天早上,在水圳圳頭,官員當眾宣布已經停工,我們農民掌聲雷動,一再鞠躬致謝的畫面,再也按捺不住悲酸,站起身拿來麥克風,向警力大聲喊話:你們要搞清楚,你們真正要對付的,是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有決策權的官員,而不是我們這些手無寸鐵,只會耕作、生產糧食的農民呀!

我克制不住情緒,愈說愈激動而哽咽說不出話。

理性上,我明知警察人員是在執行勤務、職責所在。其實不少警察私下表示也很支持我們的訴求。但悲憤無助的情緒,實在無處表達,就像所有抗爭場合,民眾總是見不到隱身背後的影武者,只能向國家機器的警力嗆聲。(不過,6月底7月初,行政院果然爆發大炸彈式的索賄新聞,應驗了我氣憤之下所說的話。)

一直熬到下午3點多,熱心的立委奔走下,才請出行政院官僚出面,允諾「一週內開協調會」,簡短數分鐘致詞後,隨即在重重警力保護下匆匆離去。就這樣把一場勞苦的抗爭活動輕易打發掉了。

不然,又能怎樣?衝撞嗎?夜宿紮營嗎?這些老農禁得起嗎?一場又一場籌畫多日、舟車勞頓北上抗爭,不都是這樣不了了之嗎?誰理你啊!

很多場抗爭,非但沒有官僚理會,甚至搏取不到媒體小小的版面或畫面,予以報導。

一天勞累回到家鄉的農民心想,官員們正在加緊開協調會,終會做出明確決策,滿懷希望等待。結果竟然聽到,要求「反搶水」的一方和「贊成開發」的一方,進行協調。

原來所謂的協調會,不是行政院各部會協調,做出定奪,而是把問題再度丟回給地方。國科會副主委多方溝通,我們感受他的善意。然而,反中科搶水自救會農民,勞碌奔波一年多來,公文往返國科會、中科局、農委會、水利署、環保署、行政院、監察院……上台北各行政機關,表達堅決護水心聲,說得還不夠清楚嗎?

更何況所謂「贊成開發」的一方是誰呢?請調出「公聽會」現場的錄影帶看看,這一群人的要角,不就是先前大力推動興建「國光石化」的地方首長、民代嗎?他們曾經聚眾去包圍長期關心自救會農民的立委林淑芬服務處,有恐嚇意味;並到國科會嗆聲工程不能停,高舉一張布條:國光石化撤案,我們都忍下來了,不容中科四期再跳票。(其中一位民代,涉及貪汙案,2012年8月判刑十五年確定而逃亡。)

「國光石化」和「中科四期」有何相干?為何扯在一起?當做交換條件嗎?

「開發派」一方,除了這些地方首長、民代,還有工程承包商,和負責工程發包單位水利會。這樣的組合,代表什麼樣的地方民意?怎樣和反搶水自救會農民聚在一起,「理性」討論呢?

何況,這邊協調、那邊開挖,等到既成事實,工程完工了,還能怎樣?

(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