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傷心咖啡館》藤條與警棍

2014/04/13 06:00

◎林克

那個下午電視上的情景,讓他想起了小時候的往事。

小時候,他一直是個品學兼優,安分守己的孩子,作文裡總是寫著「我們中國人……」,所以老師們總是對他讚賞有加。而老師們桌上的藤條,對他來說是種雖然近在面前卻又遙遠的存在:它代表了老師與分數那不可挑戰的威嚴與權力,以及對於那些不乖,或是不夠用功、考得不好的同學們的一種威嚇與懲罰;但是這種威脅雖然可怕,卻一直與他無緣。直到那一天。

那天,數學老師突然怒氣沖沖地走進教室。當老師發下前天小考的成績時,他突然驚恐地發現,他考的成績遠不如他的預期。這代表什麼?他再清楚不過了。

當他一邊冷汗直流,一邊想要搞清楚究竟是哪裡寫錯時,想是吃錯藥,不知為何比平常來得狂暴的數學老師拿出來的不是藤條,而是不知從哪裡拆下來的椅子腳,與嬰兒手臂一樣粗。老師簡單地宣布:不到九十分的人少一分打一下。

記憶奇妙的地方在於身體的感覺,不管多麼強烈,往往都很難持久;相反的,心中的感覺卻會長留,隨著年歲不斷地發酵。當年被打的痛楚與瘀青他早已忘記了,但是老師手中棒子揮下前後,所帶給他的恐懼及屈辱感卻一直留在他心中,也讓他開始懷疑,真的有必要以棍棒懲罰考不好的人嗎?那些不乖的人,用藤條或是椅子腳的威脅,真的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地「變乖」嗎?老師們為什麼能將他們不知何來的怒氣發洩在學生身上?這樣的體罰暴力,究竟是想以恐懼及疼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隨著歲月,他在心中對體罰雖然有一定的想法,但是對脫離了學生生活已久,又沒有孩子的他來說,那樣子的肢體暴力已經是遠古的記憶了,他一直這樣想,直到那天晚上,他在電視上看見警察們高舉手上的警棍,以及沒有反抗,卻被打得滿頭是血的學生與民眾。他除了驚愕,頭腦也一片混亂:這樣的情景,不是好幾年前就消失了嗎?怎麼還會在台灣再次發生呢?面對手無寸鐵未曾反抗的民眾們,有必要這麼粗暴嗎?他不禁有種脫離現實的感覺。

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天後,有天他剛好看到電視記者在訪問支持簽訂某個國際商業條約的團體示威,有個自稱為老師的人說抗議這個條約的學生已表達訴求,應該趕快回去學校,說完,她不忘加上一句警察驅趕得好,還比了個讚。

霎時,她手中那朵康乃馨,看起來就像他國中時,老師手中的那支椅子腳,或是警察手中的警棍。這時他才突然清楚地感覺到,那樣的暴力其實一直都在他身邊,從未遠離過;而他也才了解,這樣的暴力究竟想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他突然感到一陣寒顫與噁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