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新聞短波

2006/08/03 06:00

國際文壇

綜合編譯◎黃麗群

▓美國偵探小說家米基.史匹林(Mickey Spillane),7月17日因癌於家中辭世,享年88歲。米基.史匹林早年為通俗小說雜誌寫稿,1946年出版處女作《I, the Jury》,以敢於描寫性與暴力驚動保守的美國社會(史匹林嘗道:「暴力比性好賣;暴力加上性則比任何東西都好賣。」),並創造出充滿爭議的冷硬派小說人物麥克.漢莫(Mike Hammer)。史匹林不僅是暢銷作家──他的作品全球至少售出一億本,並多次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影集──也以不在乎主流評論對他的輕蔑著稱,他說:「那些大作家們永遠搞不清楚:吃鹽炒花生米的人,硬是比吃魚子醬的多。」《紐約時報》訃聞版為他下的標題中,即有「置評論於度外」(Critic-Proof)一語。


▓祕魯詩人卡洛斯.吉曼.貝利(Carlos German Belli,如圖),獲頒2006年聶魯達伊比利亞美洲詩歌獎(2006Ibero-American Pablo Neruda Prize for Poetry)。2004年聶魯達百年冥誕時由智利政府創立的此一獎項,獲獎者可得獎章、證書以及3萬美元獎金(約合新台幣98萬元)。智利現任總統巴綺蕾頒獎給貝利時,稱讚他:「重現了聶魯達浩瀚多元的詩學傳統……今日我們眼前這位不僅是語言大師,不僅是一個深刻強勁的聲音,將拉美詩歌寫出了綜合的新風貌,同時也形成了超越疆界的凝聚力,讓不同文化得以對話,這正是此一文學獎欲鼓勵並增進的理念。」


▓「垮世代」代表作家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名作《在路上》(On the Road),將由紐約維京出版社(Viking Press,屬企鵝集團),推出未經刪節的完整版本。《在路上》1957年問世時,基於五○年代的圖書審查制度,書中某些與毒品、性愛有關的內容,均被凱魯亞克在原稿上整段整段打叉,表示出版時需要刪除。此次維京推出的新版,便是以這份原稿為底本,加入原遭捨棄的段落,將當年遮蔽的「馬賽克」重新解碼,重現《在路上》的完全風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