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刻猴成痴 吳黃杰與母親聯展

2015/12/14 06:00

吳黃杰石猴雕刻融入創意,匠心獨具。(記者黃文鍠攝)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石雕藝術家吳黃杰從小追隨父親學習石雕,以猴子為主題,雕出系列作品,即日起在十八卯茶屋舉行石雕展,特別的是,其中有5座石雕是吳黃杰母親在丈夫去世後,藉由雕刻排解思念的作品,造型古樸,蘊意深厚,展現獨特風格。

吳黃杰的父親詹龍生於1917年,曾被日軍徵調到南洋充當軍伕,二戰結束後返台,從事傳統石雕,被稱為「嘉義龍師」,以廟宇石雕等創作聞名。

40多年前,詹龍受僱前往阿里山工作,被山林間活潑躍動的小猴子吸引,於是利用閒暇時間雕刻石猴自娛,因為作品相當富生命力,意外受到歡迎,於是開始專研雕刻石猴。

吳黃杰回憶,當時母親擔任父親的助手,自己則隨著父親四處去撿石頭,直到18歲以後才學習石雕,同樣以猴子為題材創作;10多年前父親去世,母親因思念父親意志消沈,有一天,從未獨力雕刻過的她,竟然以父親留下來的工具,雕琢出一尊小石猴,淺雕圖騰造型,融入家庭和諧觀念,充滿素人質樸的技法,也影響吳黃杰的創作風格。

他表示,自己早年創作沿襲父親風格,以寫實為主,但近年來在創作中,吸收各種新的概念,逐漸將創意融入寫實,也讓作品有更多發想空間。

負責策展的嘉南藥理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學生,組成「漾石」藝術團隊,透過與吳黃杰合作,見識到石雕深情動人的藝術內涵,也希望透過展出,讓更多人看見石雕之美,展期至22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