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王丹/哈佛校長談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2016/04/06 06:00

◎王丹

前不久清明連假,忙裡偷閒,我去日本的京都,奈良和東京看櫻花。一路上得到不少朋友的關照,體驗到很多日本文化中的美。我們都知道,日本文化極為講究,一餐一飲都不僅是吃,而是一種文化體驗。這樣的生活態度,在我看來,就是充滿人文素養的表現。

談到人文素養,在今天這樣的網路時代,似乎已經成為與時代氛圍格格不入的東西,淪為淘汰的邊緣,或者被視為某種程度的「假掰」的表現。就連很多大學的校長,雖然嘴上不會明說,但是內心,對於人文素質的培養,顯然是排在專業知識的訓練之後的。舉例而言,通識教育,本來應當是大學部的主要內容,但是有多少校長會真的這樣安置通識教育的位階呢?嘴上說重視,和實際上是否重視,並不是一回事。

前不久,我的母校哈佛大學的Faust校長以〈做一個言說者和實踐者:文學與領導力〉為題,在美國西點軍校發表了一篇重要演講,專門談到人文素養在培養領導人方面的重要意義。我們知道,美國精英大學素來把培養領導人,而不是培養被領導者當做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如何培養領袖人才是美國教育的核心。希望台灣的大學校長們,能夠看看哈佛校長是怎樣看這個問題的:

Faust校長在這次演講中,著重討論的,是「說話」在領導力中的重要性。「說話」當然是一個通俗簡易的說法,但是如果認真鋪陳開來,如何說話,說什麼樣的話,在什麼時候說話,說出的話是否有分量,是否能吸引人,打動人,其實都體現著一個人對周圍世界和自己的認知,以及他/她的文化素養,也決定著一個人的領導能力。Faust校長指出,決定一個領導人的好壞,要看她/他具有決斷力還是慣於順風使舵,有前瞻性的認知還是功利性地看問題,要看當他們做決策的時候,心中想的是自己,還是其他人,以及,他們是否能夠激勵和鼓舞他人去做本來不會做的事情。這些領導力的基礎,並非專業知識可以提供的。能夠形成這樣的領導力的,只有培養人心的藝術,那就是人文精神。她引用最近英國國會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全世界領導人中擁有人文和社會科學學位的超過一半以上,75%的商業領袖認為,在他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分析,溝通和書寫,而這三項能力,都屬於人文素養的一部分。

Faust校長從三個方面闡述人文素養的重要意義。第一,一個領導人,需要有洞察力。也就是了解自己,以及從不同角度觀察他人和世界的能力,這是「一本可以通往不同地方,不同時代,不同思考方式的護照」。第二,一個領導人,要有應變和適應新情況的能力。她特別指出,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職業訓練,因為職業隨時在變化。最重要的教育是培養學會面對變化的能力。第三,一個領導人,要知道如何運用語言的力量去說服他人。沒有什麼比公認的世界級領袖邱吉爾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能說明這個問題的了。最後,Faust校長呼籲西點軍校的學生,要把自己的領導力建立在人文素養的基礎上,因為那是「人類發展的經驗和對經驗的總結」。

Faust校長的講話讓我不得不聯想到最近台灣發生的女童遇害案引起的紛擾。最令我欽佩的,就是被害女童的媽媽在巨大的悲痛中,仍能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社會教育。當那麼多人莫名其妙地去圍剿廢死聯盟的時候,竟然沒有多少人出來檢討台灣的教育體制和教育實踐,這些人,應當也來聽聽Faust校長的這篇演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