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主辦的「技術的酷兒論I:Q.O.O」,由Nn̄g Project藝術策展團隊成員張文豪、謝盛翔策劃,邀請7位藝術家,聚焦邊緣者為求生存所開發的各種技術,彰顯台灣島嶼內紛雜斷裂的關係模式,展開情感結構的邊界與考察。
就讀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的策展人張文豪表示,「技術的酷兒論」企圖反思身為邊緣者與差異者,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主流衝擊下如何幸福的生存技術,因此他從台灣角度出發,企圖重新詮釋「酷兒」的內涵,「展覽名稱『Q』字,除代表酷兒(Queer)之外,也隱含一些台灣的部分,例如「軟Q」是台灣才會使用的語彙,或也反映台灣在國際的處境;Q也可以是無盡提問;同時『策展』的英文字Curate字首發音也是[q],來自拉丁字 curatus,意義指向care/cure,具有監控、管理,也同時有照料,以及療育靈魂之意,我透過展覽重新挖掘在西方『酷兒』一詞影響東方前的性別詮釋,照亮那些邊緣的靈魂。」
花季琳的作品〈human\dancer〉以複合媒材,雕塑出一個坐在鏡面上,看著倒影的人形造像,觀眾唯有透過鏡子反射才能一窺因人形低頭而不被看見的表情,隱喻面對主流挫敗,邊緣者常有的姿態。張文豪說明,鏡子跟主角行程真實與倒影的的對立面,像肉體與靈魂的辯證,「你怎麼想自己,跟別人怎麼看你其實是不一樣的。這中間的不確定性,是不可控的,就像我們的身體、靈魂或樣貌,隨時在變化,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在這種不穩定且曖昧的流動之下,任何主流也有可能成為邊緣。」
張文豪補充,即便同志族群在法律上有很大的突破,但對於性別理論缺乏深刻認識與理解,邊緣依然存在,「做為一名酷兒理論者,對『拒』(拒娘、拒C、拒胖)特別敏感,那反而會本來就處在邊緣內部的邊緣者,更加邊緣化,同時,也喪失流動帶來的創造性。」當「酷兒」族群面對主流典範時,如何從必然遭逢的失敗經驗中,尋得求生與幸福技術,並建構出一種新的信念,不僅是當前酷兒族群反思的問題,更是展覽對複雜關係拋出的一記叩問。即日起至6月9日在關美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