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全新線上展「宅家有理 史博典藏宅家指南」,以100件典藏精選作品,以古藉今,提供疫情籠罩下的居家生活參考;同時舉辦「宅家新生活圖文徵集活動」,邀請民眾透過圖文投稿分享自己獨特的宅家生活點滴,得獎者除獎品外,作品也有機會刊登於網站上。
線上展品中有早期組成家的裡裡外外物件,諸如趨吉避凶的家宅六神、門神版畫,裝飾與實用並重的木製家具,還有文人雅士宅家排遣寂寥、放鬆消暑的生活用具等,其中不乏古人積累的智慧結晶,處處可見人類為生存與自然協調而激發出的巧思。
展覽第一篇章「家的模樣」,先定義「心在哪,家就在哪」,帶人認識一位牽起台美奇妙情緣的繆塞夫人(Margaret E. Deabler,1895-1984),她年輕時隨聯合衛理公會的醫療團前往中國服務2年,收藏不少文房珍玩與石印畫作,且對東方文化念念不忘。繆塞夫人後來定居聖地牙哥美國軍港一帶,她常為中華民國派赴美國受訓的海軍提供臨時住所或旅遊導覽,甚至在1969年,以高齡74歲隻身來台並獲准於高雄頤養天年。
「家的模樣」除展出繆塞夫人捐贈予史博館的文物,另外還展出古時候代表家宅所有權的書契,如〈乾隆十六年宛平縣賣契〉,是清乾隆年間買賣雙方簽訂的賣屋紅契,文中簡述「房五間」、「門窗戶壁俱全」等屋況,還不忘加註「永遠大吉」。
「機智古早生活」更是五花八門,十分有趣,比如展示趨吉避凶的鎮物與祥物,典藏品〈家宅六神〉中的「門神」,就有抓鬼、吃鬼的功能;內容也提及,居家還有不少厭勝物,用來阻擋邪魔的侵入,如「風獅爺」 就是做為去煞安宅之用。還有古時候的家宅設計圖與模型,展示不同地域與生活習慣的家宅建築特色;還有不同廳堂、臥房、廚房等,在家具與裝飾美學考量下各種配置等。
宅家重要的原則當然還有「做什麼」,包括古人如何訓練腦力、鍛鍊體力、培養耐力等;另外,家裡增添什麼東西有助身心放輕鬆?酒樽一杯加一顆瓷枕助好眠、薰香沐浴保自在安逸,或養寵物學睡貓、逗小狗,都在古人書畫或裝飾品中,有很豐富且饒富趣味的描繪。
展覽詳詢連結(https://exhibitonline.nmh.gov.tw/stayAtHome),圖文徵集活動即日起至8月8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