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第23屆國家文藝獎昨(11)日公布,共有4位得獎者,分別是作家夏曼.藍波安、視覺藝術家梅丁衍、表演藝術家陳鳳桂(歌仔戲國寶小咪)、紀錄片導演劉嵩。國藝會董事長林淇瀁親自揭曉並說明,今年評選過程歷經6個月的推薦、提名、入圍、評審、決審過程,共有93位評委參與討論,選出得獎名單,並於昨日下午由國藝會董事會通過後立即公布。頒獎時間預定於2024年4月26日。
根據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獎勵對象為「具有卓越藝術成就,且持續創作或展演之傑出藝文工作者」,獎勵類別包括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建築、電影,獎勵總額以7名為限,2015年起調整為每2年辦理一次。林淇瀁表示,今年只選出4類,是自2006年以來第3次從缺最多的一次(2010、2013),其中,舞蹈類是在第2階段評審就因沒通過2/3門檻而從缺,音樂類與建築類則是在決選時從缺。
國藝會也公布評審給4位得主的得獎理由,分別如下:
夏曼.藍波安,1957年生。30多年來創作不輟,文類跨及小說、散文、報導文學、神話書寫,無論於文學或人類學領域,均具代表性。兼融達悟語與漢語語法,以語言的操作,挑戰文化霸權,開創活潑嶄新的語感與文學旨趣,賦予台灣文學多元活水、開創台灣海洋文學的寬闊視野,並與世界性的原住民文化浪潮接軌,帶給世界讀者新的啟發。
梅丁衍,1954年生。近50年的創作歷程,深刻地咀嚼時代與社會環境變遷,關注著台灣複雜的殖民歷史與區域政治角力,呈現浮動的身分認同現象。梅丁衍的創作不受限於任何媒材,形式手法多元,藝術語言的方法學具啟發性,在台灣藝術學府作育英才,將其前衛性的創作觀念注入教學,啟蒙後進,在台灣藝術發展歷史上有其貢獻。
陳鳳桂,藝名「小咪」,1950年生。專心於表演藝術,從藝逾一甲子,跨足電視與舞台,無論傳統或新創均遊刃有餘,豐富台灣戲曲劇壇風景。用心琢磨各種角色,塑造人物栩栩如生,形神兼具。跨行當表演均有精采表現,能創造舞台獨特形象與風格。持續維持最佳狀態,敬業和自律精神足為年輕世代演員的典範。
劉嵩,1958年生。大量紀錄台灣重要的景象和文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訴說普世的人文價值,系列選題具有前瞻性。作品題材跨足多個領域與國度,調查深入、觀點獨具、剪接流暢,讓觀眾獲得啟發和知識,發揮紀錄片應有的影響力。跨越既有的技術門檻,職人精神足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