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術文化】國美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第2波 14件典藏作品延伸製作共融輔具

2024/09/10 05:30

國美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第2波主題展區「台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推出輔具設計讓更多族群能欣賞藝術美學。(國美館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支持下,國美館再度推出「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第2波展覽,以「文化近用」為主軸,即日起至明年3月16日,在302展覽室推出「台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區,以14件典藏作品,具體展現美術館落實「全人友善博物館」的理念,其中3件作品包含許深州〈賞畫〉、洪瑞麟〈火魂(礦工2)〉,以及席德進〈自畫像〉製作觸摸輔具,拓展不同的美學欣賞體驗。

洪瑞麟〈火魂(礦工2)〉(圖),1995,油彩、畫布,33x24.2x1.6公分。觀眾在口述影像的引導下觸摸輔具,可了解作品構圖,或近距離觀察作品。(國美館提供)

策展人吳麗娟擇選14件典藏,延伸製作「共融輔助設計」,包括畫作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觸摸輔具(tactile aids)、手語傳譯及點字等近用資源,並考量輪椅使用者親近共融輔助設計所需的行動空間,讓身障、視障與聽障等多元族群更親近體驗藝術作品。

洪瑞麟〈火魂(礦工2)〉,1995,油彩、畫布,33x24.2x1.6公分。觀眾在口述影像的引導下觸摸輔具(右圖),可了解作品構圖,或近距離觀察作品。(國美館提供)

展區共規畫8個子題,分別為「女力形象」、「親情憶像」、「原韻肖像」、「勞動群像」、「嬉遊想像」、「致敬像」、「自畫像」與「普羅心象」,展示台灣藝術家如何透過對人物的描繪,回應其所處時代、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對社會各種角色關係的深刻洞察。多數展示的觸摸輔具採用紫外線直噴的彩色印刷製作,以提供接近原作的色彩,人物的形體輪廓則採用浮凸的線條,或用浮凸的紋理代表特定區域。視力不佳的朋友可以在口述影像的引導下觸摸,了解作品構圖或近距離觀察。

展區最後,以圖文與影像資料彙整國美館10年來在近用與共融的發展軌跡,讓觀眾理解博物館在文化近用場域的實踐歷程。詳詢國美館官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