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北機廠修復啟動 鄭麗君:國家鐵道博物館將成為「活的博物館」

2019/06/10 15:55

文化部今日舉行國定古蹟台北機廠員工澡堂及總辦公室修復工程開工典禮。(記者陳昱勳攝)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今日文化部「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舉行國定古蹟台北機廠員工澡堂及總辦公室修復工程開工典禮,由部長鄭麗君率領蕭宗煌次長、交通部次長王國材以及鐵路局副局長馮輝昇等同仁代表一同進行修復工程啟動儀式,鄭麗君表示此次修復邁入台北機廠文資保存的第一哩路,未來此地將成為「活的博物館」。

文化部表示,台北機廠於1935年10月30日落成,為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且規模完整的鐵道車輛修復工廠,在建築歷史、勞工文化、交通發展等方面都深具產業價值及歷史意義,2015年公告為國定古蹟。

文化部長鄭麗君。(文化部提供)

2017年2月文化部與交通部簽訂合作備忘錄,7月進駐台北機廠,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小組,啟動籌備工作,推動軟硬體工作,採「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區開放」的策略,計畫執行至2026年止。本次修復工程的啟動,也象徵「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建置邁入新的階段。

文化部指出,本次第一階段啟動修復的員工澡堂,澡堂內部兩翼對稱中間為拱形,屋頂有透氣的大面積玻璃窗採光,以及內部拱形鋼構屋架,見證當時鋼構技術的發展,而由原動室蒸氣管送來的熱氣到達室內兩座圓形水池,展現有效能源利用。

其中澡堂內圓形水池為工人下班互相的聯絡感情的場域。(記者陳昱勳攝)

此外,總辦公室建築主要作為「工場事務所」,呈現L形配置,初建為一樓鋼筋混泥土建築,二樓則為1966年增建,建築的正面具有前庭、水池、花園,是廠區行政中樞所在,除了作為行政管理中心外,亦是台北機廠進出通道主要門戶之一。

古蹟修復保存團隊之一,在華梵大學建築系擔任教授的徐裕健特別指出,員工澡堂內部圓拱型的鋼製屋架結構,同時結合了RC(鋼筋混凝土)小梁,構造十分複雜,此技術在當時1930年代是非常進步的。

員工澡堂展現出工業設施勞動者福祉的觀念。(記者陳昱勳攝)

徐裕健近一步表示,未來修復過程有一定難度,例如目前子澡堂更衣間地面是用磁磚鋪成的,但經過他考究,台北機廠最早在日本時代應是用防滑的混泥土地板,因此最後討論出,如果在修復過程中,挖開發現防滑地板,也就是代表是最原初的地板,即可有一個依據修復成當時的樣貌。因此未來在修復其他地方時,會階段性的與專家學者討論,要將物件回復至最原始樣貌,還是定位在哪個具有代表性的時期。

鄭麗君指出,未來的國家鐵道博物館有3個特色,第一是「活的博物館」,博物館將有動態展示、修復技術的永續保存;其次是在研究的基礎上,創造一個「面向公眾,且會說故事的博物館」,再現鐵道史、交通史、生活記憶等;第三,國家鐵道博物館應以當代視野和社會關懷為出發,展現當代公共博物館的精神,反思與再現台灣現代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