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金門文化局2022年出版品成果分享 22本著作印證金門人文書香之美

2022/12/18 15:31

金門縣文化局長許績鑫(前排右四)與各出版品作家合影。(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金門縣文化局今天辦理「2022年出版品成果分享會」,共發表22本著作,計有6本金門村史、15本獎助個人出版及1本口述歷史,成果豐碩;局長許績鑫說,透過這些著作再次印證金門是人文薈萃的島鄉,有書香之美、人文之美。

金門縣文化局辦理「2022年出版品成果分享會」,共發表22本著作。(金門縣文化局提供)

6本村史中,林怡種《宰相的故鄉──后壟》,敘述的是位於金湖鎮的1個只有20多戶人家的小自然村后壟,卻出了1位相當於宰相地位的林釬;書中指出,明代萬曆年間,出生於后壟的林釬,殿試「探花及第」,最後官拜「東閣大學士」,由於明代廢宰相制,「大學士」相當於「宰相」的地位,相當不容易;作者林怡種表示,金門自古文風鼎盛,宋、明、清3代,先後出了50位進士,其中,林釬殿試「探花及第」成績最優,在金門人史上官職最高,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林怡種為追本溯源,2007年擔任「金門日報」總編輯時,為探尋林釬下落,獲對岸「廈門日報」總編輯李泉佃的協助,與區政府人員到漳州藍田鎮洞口社,找到林釬的墓園、故居、牌坊及族裔的宗祠等,也為兩岸攜手尋根探史寫下佳話。

村史中,陳永富《錦浦榮光.西浦頭村史》,講的是開發史始於宋代的金寧鄉自然村西埔頭,古稱「埔頭」,後明代莊氏入住繁衍成村中大姓後也稱「錦浦莊」;該村不僅是產鹽區,種水芋聞名,也曾是古寧頭戰役國共廝殺戰場,還曾經是台灣向世人宣示追求和平,排除地雷的第1個示範點。

陳永富書中發揮查證、田野調查精神,不僅將該村最著名李光前將軍廟建廟來龍去脈探索清楚,透過對當地人物訪問,得知李光前許多稗官野史,有李光前「晉升將軍」始末及各種「神蹟」,還有國軍為殮收李光前遺體而征用地區民人備用的福棺等鮮為人知的故事,是近年對這位金門唯一「穿軍服、插國旗」的現代神明,最多元、詳實的記載。

4本金門村史是楊秉訓《湖下村志-湖清峰翠慶雲出》、王振漢\歐陽文章\歐陽金垵《首閩開科.忠孝傳家「歐厝」村史》、呂允\孫國欽《烈嶼東坑古今敘事》、陳自強\陳金魁\陳忠俊《山外村史-山外的黃金歲月》。

其餘出版品有陳長慶《浯鄉縮影-陳長慶散文集(2014~2021)》、顏湘芬《寫給古厝的情書》、黃主真\孫佩筠《牛角姐姐的公車週記:3號》、楊玉蘭\陳蘋妤《魚鷹幫我一個忙》、林馬騰《老兵故事:悲壯的歲月》、吳鼎仁《浯鼎詩影》、林金榮《浯島吾民》、洪明標《島鄉畫影-洪明標金門鄉野畫輯》、洪明傑《王爺廟旁糊紙店》、倪振金《古風草堂》、林益彰《金門囡仔.神-浯島行旅新詩集》、王宏男《島嶼上的集體記憶》、林玉寶(寒玉)《那段難忘的歲月–浯鄉人物專訪》、王建裕《失落的歲月》、楊忠海《榕樹下》及林本源《金門烈嶼宋江陣》等作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