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陳淑瑤/咖啡館

2016/07/17 06:00

圖◎郭鑒予

◎陳淑瑤 圖◎郭鑒予

一陣子沒去,竟然有點想念,上次離開在過年前的冬日傍晚,沒有桌燈,一個手電筒似的探照燈拴在頭頂上,下午四、五點天光暗淡便感紙字泛黃,一本書在小方桌上移來挪去,渴望多接點光,且那光要能合乎眼睛使用,兩種需求交錯,使人焦慮起來,坐不住了。

沒有咖啡癮,更沒有咖啡館癮,上咖啡館從來都是朋友帶路,我喜歡他們手上有很多籌碼似的,先來探詢同行者的偏好,而我總無法提供任何值得參考的意見,在約定前或入座後聽他們喃喃訴說這家的好處那家的好處和壞處,以及他的考量,很體貼的都是以對方為考量對象。如果他們對其他咖啡館的描述有某一部分引起我的好奇,我也不宜表現得躍躍欲試,免得他有選錯地方的感覺,他還是看出來了,或者他其實更愛另一家,他說下次再去那一家。陌生的咖啡館總是令人期待,和朋友碰面很少約在去過的地方,過後也不曾再造訪,因而那間咖啡館以後就連著那位朋友的名字了。

這間咖啡館是我一個人去的,重複去的,和別人相比不算頻繁,因為開在學校對面,就以校名為名。走向咖啡館的路上須先穿過一座公園,將有幾個小時靜靜的棲息,使我更喜愛這段暖身的行走。過年前到現在,五月底了,不知道它還在不在,我喜歡的那個座位在不在,我在路上雀躍地擔心著。我又總事先做起心理準備,我願意嘗試別的座位,第二選擇會是哪個位置我也很好奇。

沒什麼改變,沒有人坐在我理想的位置上,只是看到椅子旁邊有一些灰白的碎片,彷彿很久沒有人來了。入座之後我開始研究腳邊那些剝落的漆片,以前從未察覺牆腳斑駁得這麼厲害。牆壁上有四扇直立的長窗,這張與窗同寬的小桌倚著第三和第四扇窗之間窄窄的牆面,桌的兩角凸出於玻璃窗邊,感覺昏暗時我會悄悄把桌子往前挪移。窗子一絲不掛。所求遂意,我看著窗外濛濛的水綠忍不住微笑。轉臉馬上有一種時候不早收心做點事的警惕,剛下車天空即落起雨來,縱使晝長夜短,室內已躲進幾片烏雲。

窗外有個小園,其實是住家門前幾塊石板連成的小徑,兩旁種置植物,大部分在另一邊,小部分靠近咖啡館,一個中年男子偶爾掠過林叢,刷動青弦的聲音隨之而來。就在我手邊,長窗下掛著幾個半圓形的花盆,各式葉片觸及玻璃窗,有的找到平順的姿態有的翻轉扭曲,像在那貼臉附耳,渴望進來。這令人想起養在玻璃器皿裡的小植物園,雖然局促,但有一種盎然的活力,好像要突圍而出了。

另一邊鄰屋的牆壁則爬滿墨綠心形的黃金葛,幾株細瘦的樹木高過屋頂,像長頸鹿探出柵欄。兩牆之間的禁地,植物顏色偏深,有的種在盆裡,有的長在地面;盆裡也有野生的,地上也有栽種的;有初雪葛從盆中延伸至他盆和地面,也有一些蕨草自泥地大剌剌走入盆內;是個有人經心又不太經心,在約束和放任之間的園子,看著它的人心緒也會是這樣的。

雨勢控制住了,窗戶底部白霧升起,整個有些綠漾漾的,在我座位對面的落地門則不受影響,從這兒望出去可看見高出咖啡館傾斜的草地和行道樹,再過去是校門口的造景。左邊鄰接小園那扇玻璃落地門和咖啡館之一角因燈光折射而左移重疊在小園的景色上面,彷彿咖啡館向外延伸,小園也更加像間綠屋。萬聖節後一盞南瓜頭骷髏身的燈飾一直還掛在門邊,它也跟著映現在園景裡,它的橘色亮度成了日照強弱的指標,天色愈暗橘紅愈凝聚。

咖啡館女工讀生在上完咖啡之後便隱身在長長堤岸般的櫃台後面,偶爾可以聽見她們細碎的說笑聲,人是看不見的,直到下一艘船進港,粉紅色門板上的銅鈴噹噹響起。所以,我對她們印象不深,她們對我大概也是如此。

咖啡館裡另一個若隱若現的是洗手間地板下的一枚十元硬幣,站在馬桶前面從木條間不到半公分的空隙可看見,斜眼可看見更多,但都不完整。除了第一次來有見錢眼開的驚喜,漸漸探望它一眼只是習慣,灰塵日積月累掩蓋銀幣的色澤和弧度,我在想將來它會懷念這段逃逸於交易路線外的日子,抑或痛恨自己曾經毫無價值。●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