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真實

2006/11/22 06:00

◎黃雅歆 圖◎蘇意傑

樓上那位先生今年初因為肺癌而過世了。雖然說是樓上那位先生,但事實上在我住進這棟大樓後,沒多久他一家就移民加拿大了,他和這裡的人是數十年的老鄰居,對我來說就是曾有數面之緣的住戶而已。

不擅長「敦親睦鄰」的我,一直沒有進入大樓的交談圈。前年當我發現樓上漏水嚴重必須處理時,才發現即使這一戶已不存在於這個空間,卻仍然像沒離開過一樣留在大樓的人際網絡裡,比我這個「當下存在」的人更像是這裡的鄰居。

大家陸續給了我一些資訊,譬如:「他真是位熱心又和氣的先生」、「太太好客氣,兒子也好乖,一家都好有教養」、「樓梯間的牆壁都是他幫忙粉刷的」、「有這種鄰居真是好,可惜不住這裡了」等。

這些資訊加上我和對方還算和善的照面經驗,使我對解決漏水問題有點信心(有經驗的人會知道,漏水問題往往是鄰居交惡的開端)。

最初當然是直接上樓找現在的承租戶交涉,租戶只開個門縫覷視我,但答應讓我帶著水電工一起進去勘查。進門後滿是煙霧,屋內人數眾多,一間一間都是牌桌,氣氛很詭異。水電表示要看一看主臥房的浴室,主人說有人午睡不方便,結果門忽然打開走出一對男女。

這裡眼看就像是地下賭場,對於樓上住著這樣的人,我十分吃驚。

離開後我一直在想:什麼樣的屋主會把房子租給這樣的房客?或者,完全不挑房客?不禁懷疑起之前我所獲得的資訊。

水電檢查後告訴我,因為住戶擅自裝了加壓抽水馬達,使老舊水管不堪負荷而爆裂,必須更換新水管。承租戶當然不理,我只好打越洋電話給屋主。屋主語氣雖和藹客氣,態度卻是拖延的:「快過年了,我會台灣,回去再處理好嗎?」他說。

離過年還有一個月,我的房間已經在用水桶接水了(奇怪樓上似乎二十四小時都在使用浴室),可不想這樣過年。我堅持必須先修,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那費用各半。」不得不答應後,我愈想愈生氣,但富豪朋友A說:「本來就是用錢好解決。」主婦朋友B說:「我的更慘,樓上根本不理不睬,只好告上法院。」痞子朋友C才討厭,他說:「像樓下說我家會漏水,我就不想理他。」家人後來跟對方代書協商,舉出擅加抽水馬達的過失、損害我家牆壁裝潢的責任等等,討論費用均攤的合理性。事情走到如此地步令我煩躁不堪,我所認識的這位先生,和大樓住戶口中的那位先生竟若不同。

我付出了一些費用,進行水管更換。但樓上承租戶在經人密告、警察臨檢之後,於過年前匆匆撤租,空屋狀態使水電無從確認問題是否完全解決。等到年後,終於接到樓上先生返台打來的電話,態度有出乎意料的轉變,他一開口便致歉,然後表示會負責到底,最驚訝的是他對我說:「您不容易,真是優秀啊,我在國外聽兒子說的,他看過您的報導。」我錯愕到說不出話來,他說的那個人是誰?是我嗎?在這通一頭霧水的電話之後幾天,我在樓下遇見他,他熱絡地跟我再度確認漏水問題,並說這次回加拿大後不久就會返台定居,因為「國家需要他做點事情」,然後又很感動的對我說:「謝謝您啊,做了那麼多事,國家就是需要像您這樣的人才。」這次我覺得自己好像變成黃花崗烈士,更加困惑:他是誰?他口中的我又是誰?我沒有去追問,一方面是沒意願建立進一步的人際關係,一方面是覺得保留對方的這份「尊敬」,在修繕的處理上並非壞事。以後如果長久做鄰居,有機會事實自然會慢慢出現,沒機會也無妨。

沒想到他病逝了。因為到底是個「不相干」的人,所以除了知道的當下感到遺憾外並無其他。只是,有時候我會想,我們認識的真的是彼此嗎?這位在鄰居口中像老好人的先生、和我所知道的那樣的他,以及我自己、和他所深信不疑的那個我,都如此真實的存在各人的意念中。他和他以為的那個我,我和我所接觸的他,圓滿解決了漏水問題,卻彷彿是兩個「虛幻」聯手造就了一個「真實」。

曾流行過這樣的小說:以一名失蹤者或死亡者為主角,經由各方線索或朋友追思,得到主角令人詫異的種種面相(類似瞎子摸象原理)。那麼,我們每個人在他人心中都存在著不同的「真實」了,就像我們也任意塑造著別人的「真實」一樣,彼此都很公平。

所以,應該笑看自己的那些「分身」吧?就像有的瞎子摸到象鼻、有的摸到象尾、有的摸到象腿,那是沒辦法的事。如果等到可以看見整頭象了,對方卻說那是一隻豬,那也是他的問題。

因為我們都清楚,那個真正無所逃避的、左右人生的、要認真對待的「自我的真實」,其實只有一個而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