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感覺紀事簿 耶誕節要有耶誕樹

2016/12/23 06:00

@邱珮瑗

耶誕節要來了呢。

雖然家裡沒有一定得過節的壓力,但家族從小就寵溺孩子,任何能讓宗親晚輩開心的小事,整個家族通常都會不辭辛勞地一起相助。

在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是騎摩托車還不會強制性戴安全帽的時候,是我站在前踏墊上時跟車子龍頭差不多高的時候。

那時還住在奶奶家的小叔叔,曾經用摩托車載著我,去已經倒掉的屏東博客書店旁,買下一棵小小的耶誕樹與一堆亂七八糟的燈泡。我們研究了很久,終於把打結的燈泡串打開,待一切點綴掛上樹身後,我和他都忍不住發出歡呼。走出來看叔姪歡欣發瘋的奶奶,念了小叔叔幾句,大抵是都幾歲的人了還這麼不正經之類的話,然而小叔叔就只是繼續嬉皮笑臉地問我:還要買什麼吊飾呀?

樹上那些小吊飾逐年補齊,後來滿到樹都快掛不下這些歡樂的祝福。那時候小小的、滿滿吊飾的耶誕樹,從十二月初一直放到元宵結束,好像都會擺在奶奶家三合院的右側長廊上。

在我幼時那幾年,從沒下過雪的屏東平原客家庄,在某些時候很後現代地拼貼出一群長輩想給晚輩的歐風佳節氣氛。

一兩年後,弟弟跟媽媽也挑了一個會唱歌的耶誕樹回我們自己家。自此,我們便順利讓耶誕節這個節日滯留在此處。和叔叔那棵耶誕樹不同的是,這棵唱歌耶誕樹只戴著一頂紅帽子,沒有那些會纏成一部災難片的燈泡或綴飾。我們只要湊近樹前拍拍手,樹就會睜開眼睛打開嘴巴,哇啦哇啦地亂叫一通。我和弟兩個笑點低的人,時常有默契但沒骨氣地在樹前笑到肚子痛。明明就沒什麼好笑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時的我們,總是特別能笑,也特別愛笑?我想是因為知道自己被爸媽寵愛著、保護著,所以總能這麼肆無忌憚地去快樂、感覺一些瑣事吧?

雖然沒和弟弟討論過,但我私心覺得那應該是我跟弟共同珍愛的一棵耶誕樹吧?因為是媽媽那時候專門買給我們的,不用和別人分享的愛,只專屬於我們小小的一家人(而且它會唱歌欸!在那個別人家只是一株呆樹的年代,我們這棵唱歌樹這可是非常新潮的)。

長大後,和很多不同的人,有時和戀人、有時和閨蜜、有時是一群球隊朋友,去看過臺北城裡各式塊頭壯碩、資本主義感十足的耶誕樹。那時候無論氣氛再多歡樂,想來也只是凝聚成記憶中一剎那的驚歎。我們只能拿出手機檢閱那些拍照的當下畫面,但無法想起更多耶誕樹下的禮物或是一起走過的故事了。

和室友一同自研究所畢業後,兩人經常疲累不堪,我接地氣的開始在職場到處碰撞,他繼續在冷塔中攻讀博士。雖然住在同一層樓,但兩人忙起來時大概一個星期都不會見上面。隨著歲末入關,兩人終有機會以沒電的狀態癱坐在沙發上偶爾閒扯幾句。

十二月初時,我們各自在不同的時間點上,發現101換上了紅綠白配色的傻氣耶誕燈光,每晚閃爍,意圖使人衝動消費一些物質,好讓身心都自以為能快活些,我和室友遂腦波疲弱地,開始討論著為這個住所增添耶誕氣息的可能。

最終還是覺得,打開落地窗,我們就已擁有整座城市的光芒,還能看到傻歪的101被裝點成一顆耶誕樹,何必再買一株回來惹塵埃呢。這個結論一出,我們不禁感嘆:「啊,長大果然就是不一樣了。」

即使耶誕節要來了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