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愛讀書】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

2017/06/13 06:00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 

凱蒂.洛芙著,吳芠譯,木馬文化出版

美國作家凱蒂.洛芙(Katie Roiphe,1968-)有意凝視「死亡的臉」,從自身幼時苦病的經驗敘起,及至腦中一再倒帶的父親猝逝──死亡的必然性如何發揮作用?作者有意藉由五位「對死亡特別熟悉和敏感」的作家與藝術家,爬梳其散發光熱的作品,感受其面對死亡的極端態度,再佐以大量與生者的訪談,於是有了強悍尋求療癒的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生物只想以自己的風格死去」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1939);「準備好了!」的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從對死亡的憂慮化為對死亡的渴望的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1914-1953);但願自己能擁有「美味的死亡」的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1928-2012)。從「最後的房間」開始運鏡,以盡可能「冷靜且清晰」的筆法,勾勒五位書寫對象人生的「晚期風格」,有時諸文本的隻字片語,成為註腳或佐證;有時則彷彿預言與寓言,與真實人生唱和。而所有沉溺,呼告,拮抗,無非又一次明白:「在死亡之中,我們活著。」(bob dylan)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