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洛杉磯傳真】 法德漫遊雜感(下)

2017/07/12 06:00

◎王丹

第四點是所謂幸福問題。巴黎最為人所知的街頭景象,就是到處都是街邊的咖啡座或者小餐館的露天小圓桌。從上午開始,就陸續有人坐在那裡,優閒地喝著咖啡聊天或者看報紙,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景象更是壯觀,狹窄的座位區擠滿了人,很多人的桌子上都會有盛滿葡萄酒或者香檳或者啤酒的酒杯,令人歎為觀止──這才到中午就喝上了。其實法國人也不會在中午就酩酊大醉,但是午餐時小酌兩杯是普遍現象。走在盛夏的巴黎街頭,你會覺得法國人都不用上班的嗎?這種情景其實不僅是法國,在德國,在英國,也會看到,只是不如法國那麼普遍而已。

這樣的情景,在東方的國家,在美國,幾乎是完全看不到的。以美國為例,不要說沒有午休時間,就連吃午飯幾乎都是一種奢侈,一般來講, 很多人都是一個三明治,一杯可樂就打發了。要是在紐約曼哈頓華爾街這樣的地方,滿街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群,每個人手裡提著一小袋午餐,大步流星地走在趕回辦公室的路上,嘴裡已經在大口咀嚼午餐,很可能回到辦公室就已經吃完了。換句話說,美國人是在路上邊走邊吃午餐,法國人是一定要到餐館,坐下來,不僅慢慢點菜,很認真地吃午餐,而且還要點一杯酒助興。

當然有人會說,這就是歐洲逐漸衰落的原因,這就是歐洲不如美國的地方。歐洲的人太愛享受了,花太多的時間在美酒美食上,花太少的時間在工作上了。不過在歐洲生活過的人對這種看法一定不以為然。的確,這樣的優閒看起來不是那麼高效率,確實,歐洲的國力不如美國;但是如果談到幸福感,法國街頭這樣的景象,恐怕才是代表。當一個社會,不再以經濟發展為一切衡量標準的核心,不再以高效率當做進步的標識,這樣的社會,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可言。生活,不是只有掙錢和工作而已。從這個角度說,你也許可以批評歐洲的人懶惰,工作不積極,但是他們實在很認真地享受生活。幸福,難道不就是能夠很認真地享受生活嗎?

還有生活的環境,也能體現出幸福感。對比美國和歐洲,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居住的環境。美國通常房子都很大,前後都有花園,住著很舒服;相比之下,歐洲的房子面積較小,也很少有住宅能單獨享有大片的草地和森林。但是在美國,單個建築的環境很優渥,可是卻很少見到精心規畫的社區;即使是在好的社區,每一幢房子都很美觀舒適,但是周遭的環境乏善可陳。這次我在德國佛萊堡小住,見識到了歐洲的居住環境的區別。如前所述,每個人家自己的房子都不是很大,相對來說甚至有些逼仄,但是各家各戶的房屋面積和室外空間的狹小,導致屬於社區的土地空間相對較大。我住的一個小小的社區,密集的居民住著一棟接著一棟,看起來像是集體住宅。但是走出住宅區,令人大為驚豔。因為就在住宅區的旁邊,不僅有大片的草地和森林,相當有規模的體育場,還有一片湖泊,居民可以在清澈的湖水中游泳;更令人驚異的是,這個不大的社區,居然還規畫了一個日式的庭院供人散步,小橋流水,亂石古亭,精緻而古雅。美國和德國這樣的對比,其實充滿了不同社會形態的隱喻:前者更重視個人與自我,後者更重視集體的福祉。這本來也是歐洲和美國的價值觀的巨大差別。而哪一種生活形態更讓人有幸福感呢?就留給各人自行判斷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