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穿越時空找尋東北霸主-----日本仙台自由行

2007/02/05 06:00

長榮航空直航日本仙台,拉近了台灣與日本東北第一大城距離,國人輕易親近被譽為「森林之都」的仙台市。這個歷史豐厚兼具現代化大都市特徵的百萬人口大城,遍植櫸木綠化,清澈廣瀨川蜿蜒流過青葉城舊址,為這個現代化城市妝點幾許輕柔,讓它成為日本10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更是一個難得不會讓旅人感到壓迫的大都市,最適合優閒漫步,細細品味。

最棒的是,到熱鬧充滿生命力的朝市,買點新鮮卻出乎意料便宜的水果、飯糰,放進揹包,漫步閱讀仙台的歷史記憶,走累了找塊青翠草地休息野餐,餓了就找牛舌祭五臟廟,旅行仙台,可以不要那麼匆忙。

東北霸主 伊達政宗

首訪景點是青葉城遺址,獨眼武將伊達政宗跨坐戰馬銅像,雄踞廣瀨川畔的青葉山,凝視著腳底下綿延鋪陳而去的仙台平野,平原陡起小山丘的高度,加乘鐵騎雄姿,更顯不可一世。伊達一方之霸的蓋世豪氣,幻化為時間的石人,日昇月落,400年來看顧著這一片大地。

日本戰國時代的東北藩主伊達政宗,生於1567年,幼名命名為「梵天丸」,10歲時才正式改名為「政宗」,這才像有逐鹿雄心的大將。

1579年政宗繼任為陸奧國伊達家第17代家督,領軍四處作戰,短短幾年間就橫掃大東北地區,開創比他父親更大的版圖,只不過伊達政宗堀起之時,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勢已成,統領東北的伊達政宗,自知兵力無法與豐臣秀吉抗衡,只能屈人之下,以及向後來的德川幕府稱臣,受俸62萬石。伊達政宗雄才大略,卻生不逢時,他曾說:「願早生20年,成就如信長公(織田信長)霸業」。

致力建設 繁榮仙台

伊達自嘆生錯時代,熱情投注在仙台建城,現在仙台市街廓基礎,就是由伊達政宗奠定的,大概自1600年開始築城,之後不斷進行「都市更新」,街道規畫兼具功能性與現代化城市的特點,這不能不佩服伊達政宗的遠見,他使仙台成為當時非常繁榮的城市,甚至更勝當時首都江戶(東京)。

伊達政宗在廣瀨川畔海拔115公尺的天然要塞青葉山上,興建仙台城主城堡青葉城,從青葉古城遺址俯瞰,仙台市景和柔美的廣瀨川盡收眼廉,最佳觀景位置,正是已經卡位很久的伊達政宗騎馬銅像。

19世紀明治維新全盤西化,1873年青葉城和其他戰國時代舊城一樣被毀,如今只剩重建的角望樓,和長著青苔舊城牆,現在想一睹青葉城風貌,只能到博物館館看看模型憑弔,偷笑日本人也曾幹過的毀古蹟蠢事。


仙台海陸大餐 牛舌&魚板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糧食缺乏,肉類品彌足珍貴,原本沒有用處的牛舌一躍成了桌上珍饌佳肴,就是從仙台開始的。

如今牛舌料理已成為仙台最具地方特色的賣點,各種牛舌點心、便當應有盡有,不過還是與牛舌「相濡以沫」,才能體驗最原始的感動。尤其是鹽燒厚切牛舌,師傳把厚片鋪上燒烤鐵網上,肉汁入炭火滋滋作響,伴隨著香味四溢,早讓食客喉結加速蠕動,切成1公分厚的原味牛舌端上桌,具有燒烤牛肉的濃郁香味和厚實口感,卻爽脆不油,在仙台「舌吻」,保證是一種會上癮、忘不了的絕妙滋味。

仙台到處都有牛舌料理,從小吃到高檔餐廳,最有名的伊達牛舌餐廳已有多間分店,仙台火車站對面就有一家,鹽燒牛舌定食包括牛舌、牛舌湯、白飯和山藥泥,山藥泥淋在白飯,費用約2000日圓左右。

仙台的竹葉形魚板,也是不容錯過的美食,仙台距海不遠,有豐富新鮮的海產。鮮魚漿製成的魚板經過炭烤,與牛舌並稱仙台海陸大餐,到底多好吃,最日式的說法:「以後吃不到怎麼辦!」


關於伊達政宗 獨眼二三事

據傳梵天丸5歲時染上天花,導致右眼失明。另一則有關伊達政宗獨眼的傳說還有一個,當年他戰功顯赫,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接見他時問到:「你的右眼呢?」政宗回答:「小時候,我爬到樹上去,不小心掉下來,右眼跑了出來,我把它當葡萄吞下去了。」有關於政宗右眼,最廣為流傳的就是天花和吞到肚子裡,前者可信度較高。

現在仙台販賣有伊達政宗的紀念品,都是獨眼龍造型,包括他騎馬的銅像。不過老實說,伊達政宗可能很不爽,當初他遺言有交待,日後要使用他的肖像,必須把右眼給裝上去,唯後人為求寫實,能夠辨識真正的伊達政宗,所以違背了他的遺願,他流傳在外的圖像,都是獨眼,伊達政宗如果地下有知,大概只能怨嘆當時他沒有註冊自己的肖像圖樣吧!


漫步市區 仙台四郎賜福

漫步近400年來的仙台歷史非常方便,只要花600日圓買一張仙台觀光巴士(Loople Sendai)車票。巴士從仙台車站發車,自由上下車,遊歷行車路線上的10來個景點,經過青葉大街一番町、晚翠草堂、瑞鳳殿前(步行上山,附近有瑞鳳寺、善應殿、感仙殿等)、仙台博物館、青葉城(仙台城)遺址前(步行,伊達政宗騎馬銅像、博物館、宮城縣護國神社、魯迅紀念碑等)等。

其中,一番町購物街區可見仙台市別具特色的拱廊式街道,入夜後各式造形燈具逐一亮起,人潮穿梭串連仙台現代都會的生命力。從一番町轉進同樣在拱廊街道區的中央大通,一條不起眼的巷內有個「三瀧山不動尊」,供奉仙台市特有的「仙台四郎」,此君乃仙台市財神爺,很多商家都會供奉著這位跪坐、手臂交叉挽在胸前,帶著天真微笑的男子,很像彌勒佛,只差沒有挺著大肚皮。

仙台四郎是江戶時代真實人物,據傳7歲時掉到河裡溺水,被救上岸時因腦部缺氧,自此成為智障,智商發展停留在嬰兒期,但體格發展壯碩,大腦袋總剃個大光頭,終日笑口常開在仙台市街閒逛,天真爛漫的笑容總能感染週遭的人,為旁人帶來歡樂。傳聞善待他的商家都財運亨通,特別是餐廳或酒家;不理會他的商店,生意就難做起來。久而久之,四郎的傳奇性轉化成神性,如今的三瀧不動明王廟香火鼎盛,小小巷內販售仙台四郎各種祈福商品,信眾買來後上香祈福,拉動巨繩垂懸而下的許願鑼祈求心想事成。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