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奇逢/道路與天空

2017/11/27 06:00

◎奇逢

會議室裡的冷氣開得太大,不禁想念起日午陽光下暖洋洋的愜意,我走了出去。

校園裡的道路平整潔淨,光線明亮又適度。「適度」是個極難得的意境。我在這裡感到適度,是由於周圍幾座建築距離不遠不近,拱門與玻璃窗的幾何造型平衡而又完美,建築物的陽面與背光面亮度對比恰到好處。

雲朵飄來,道路像是舞台,舞台轉換,陽光變成了雲影,那雲影也是適度的。

雲彩飄走,陽光回來,像是樂隊中銅管在所有的聲部中突顯出來,嘹亮高亢。銅管漸弱,弦樂聲部浮現,大提琴深沉柔美,如歌如訴。雲又飄來。

就在這條小路上,雲動路不動。其實是路動雲不動,因為道路是要死的,而天空不死。

秋陽下,城郊的小車站靜靜地躺著,兩條鐵軌伸向遠方。車票一買好,車票上的時間就是終點,所有的等待已無意義,終點即全部意義。我送她到路上,她再也沒有回來,路從那一刻消失。

病床上的父親,虛弱至極,目光如豆,瞳孔裡映出一條路。小時候,父親背著我走在他的路上,長大了,我走自己的路。我們的路有時會交叉,我們在交叉點會面。我知道他的那條路即將消失,不再有每次告別後都相信的重逢。

在巴黎聖母院裡,沒有隨遊客魚貫而行,我在前排的一條長凳上坐下。彌撒行禮如儀,管風琴的聲音渾厚,回聲飄蕩,讓我們的思緒也跟著游移不定。

人的軀體高不過六尺,教堂的穹頂百尺有餘。人的形體上面,空空如也,那是「形而上」。那裡沒有「器」,沒有「物」,沒有「術」,沒有疊床架屋,只是虛空。宇宙的「第一原因」存在於虛空的盡頭。

屈原仰天發出《天問》,赫胥黎伏案著寫《天演論》,教堂裡無數的垂直線條引人仰望,靠近天國。天空讓我們提問,讓我們回答,又讓我們懷疑和批判。

「有兩樣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愈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讚歎和敬畏就愈歷久彌新,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把這句話刻在他的墓碑上。

巴黎聖母院裡的中央縱艙,長約百米,上鋪地毯,像是一條小路。拿破崙曾在上面走過,從教皇皮耶七世手中奪過皇冠為自己加冕。戴高樂曾率領他的將軍們在上面走過,舉行巴黎解放紀念典禮。斯人逝矣。縱艙的盡頭是聖壇,一排排燭光閃閃爍爍,白煙嫋嫋不絕,升上穹頂,穹頂又指向天空。

人類建造的任何功業都將歸於塵土,除了我們在天空下思索的結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