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阿尼默/白馬屎

2018/05/02 06:00

圖◎阿尼默

文.圖◎阿尼默

大概在我國小五年級到國中的那段時間,曾是中醫的父親有意培養我成為他的接班人,常帶著我穿梭野林,認識各種中藥材,也常要效法神農嘗草。記得在蚊子狠心,太陽毒辣的地方,父親說,迷路缺水時可以拿酢醬草補充水分,無毒,多吃也無害,他要我嘗一點,我還在呆楞的途中,他已經摘了一把往自己的嘴裡送了,他都吃完了我還蹲在地上尋覓什麼。他問找什麼?我說想找個四葉的來吃。他問為什麼?我說這樣表示我很幸運,他說不用追求時時幸運。於是我第一次,像羊一樣嚼著草,小臉以最快的速度捏好包子,實在太酸了啦!然後感覺唾液滿到天靈蓋,我猜想大概就是這樣才生津解渴的吧?

又在我被蚊子虐咬時,拔了幾片牛舌草,搗碎混合了口水,我還來不及反抗,那沱糊糊的綠膏就敷在我手臂紅腫的微型山丘上了。我思考我是不是個太逆來順受的小孩時太沉浸,又或被曬得發暈?不一會兒,就不癢了。

我的記憶片段裡沒有高深的中醫學問,大概就剩下這些生活智慧王了 。

小時候並不認為我父親是中醫,我家沒有美麗的藥櫃子,沒有精緻的銅秤,沒有提供與自己身體對位的穴道人,沒有看似是標本卻是藥材的動物屍骨,沒有仙渣餅可以吃,更沒有招牌。有客人來,還要把他從他的工作場所裡叫回來。

我們最常在山叢中尋找「白馬屎」。鱉甲蛤蚧犀角紫河車,都能入藥了,屎大概也可以吧?但馬兒難尋,更何況是白馬,更不可能有白馬拉的屎呀!後來才知道白馬屎是一種讓人看到好像沒看到,很容易被忽略的普通植物,取其根莖,洗淨後切成小段曬乾,搭配其他藥材使用。

來讓我父親治療的客人除了婦科問題以外,多是患有長久未癒的跌打損傷或癆傷久咳,有人病在膏肓,有的傷積體深,有的痛不能眠,有的坐立難安。他們因病而呻,不!是嘶喊。有時候我會幫忙抓藥,分量與藥種大多是固定的,即便搭配其他藥材,總有一味白馬屎。我抓完藥帖,父親會一一檢查,然後交代病人,洗淨藥材,三碗水熬成一碗,每日兩次,可加入排骨添加風味,降低草澀。白馬屎並不普通,藥性溫和味甘,利於久年風傷,腰肌勞損,像是基底,根本,是力量型的領導者,讓其他藥物在體內運作更能被推動。

那個跟我媽吵架時還被我媽罵「王祿仙」,連找到幸運草會幸運都不知道,而且大字不識幾個的父親,有張裱了框的中醫執照,鑲著金邊蓋有官印,有機會就強調絕非仿造,絕無代考。中醫工會每個月寄來的期刊,就算不閱讀也都被他收得好好的。很多曾把自己當死馬醫的客人,最後帶著由衷感謝的神情,與他成為朋友。

我想我父親是個不一般的中醫。

最後我沒有嘗盡百草。但也許在那些拾藥的日子裡,植入記憶的是草木的姿態,晃晃的影像,山與城市之間忽隱忽現的交界,市郊一壺奉茶的風景,路上慵懶的貓貓狗狗,大樹底下各有風情的人們。那沱口水綠膏與紅腫,大概是一種特有的狗臭屁色彩學。我被這些畫面推動著,走向另一條人生的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