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Edward Hopper與杜甫

2007/05/23 06:00

◎王丹

Edward Hopper曾經說過,做為一個藝術家,他唯一曾經渴求過的事情,就是用畫筆記錄「打在房屋側面的陽光」。如果我們把「陽光」換成「光線」,那麼,Hopper的所有作品,的確貫穿了這一基本形式。難怪有些評論認為他的主題太單一,不過,做為公認的美國最重量級的畫家之一,他的地位也是從深刻挖掘單一主題得到的。順便說一下,Hopper是我最喜歡的美國畫家。

本週開始,「Edward Hopper繪畫特展」在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展出。再次激發出我的Hopper情結。因為進門第一幅畫就是〈Hodgkin’s House〉,它的複製品曾經伴隨我的波士頓時光,歷經3次搬家沒有遺棄,一直掛在客廳的牆上。畫中,午後的陽光打在木板房的側面,沒有人物,但你可以感覺到主人的存在;沒有聲音,但是彷彿可以聽到寧靜的節奏。

對於Hopper來說,Depress(抑鬱)和Loneliness(孤寂)就是他的主題。他善於畫光線和窗戶,對比是他的絕技,室外的風聲和室內的靜謐形成對比,陽光與暗色的牆壁形成對比,對比中一種緩緩浮動的懷舊情緒油然產生,是那種安靜擄獲了觀眾的心,如果你追隨這種安靜深入感覺世界,便會觸及到那種幽深細微的孤寂。畫展最後的壓軸之作,是他創作於1963年的〈Sun in an Empty Room〉,也是同一類型作品的翹楚,陽光從寬大的窗戶斜射進室內,打在空無一物的地板和牆壁上,樹枝輕搖但光線穩定,簡單的構圖卻令人感受到無邊的寂寞。一首一尾,風格相通的兩幅作品是策展方的精心安排,正好代表了他的創作主軸。他創作的年代正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那時的時代氛圍成為他筆下的基調,個人內心與時代環境的結合,使得他的畫作深入人心,他也因此被稱之為「美國繪畫大師」。

這讓人想起杜甫的名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簡簡單單的10個字,蘊藏了豐富的意象,仔細品味這10個字,其中完全沒有人物存在的描寫,但是作者的心情躍然紙上。「國破」與「山河依舊」的對比,「春天」與「草木荒涼」 的對比,既是相互襯托和相互彰顯,也是作者最大的感慨,這裡,人物涵蓋在景物之中,需要通過感受才能發現人的存在。這與Hopper的畫的意境正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們都是在簡單中找到對比的力量,用對比刻畫出心情,通過心情呈現人的感受,他們也都是用藝術表達社會和時代的頂尖高手,可以在平靜的畫面中讓人感受到時代的巨大動盪。當然,二者也有一些區別,如果說Hopper的畫表現更多抑鬱和寂寞的話,那麼杜甫的詩歌更多的是一種大變動時代個人面對無法抗拒的命運的蒼涼。

但是不管怎麼說,從Hopper到杜甫,我們可以看到偉大藝術的核心是不分時代和地域的,那就是最大程度地展現人的精神世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