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遊山玩水 探訪花蓮3祕境

2020/04/30 05:30

碧綠清澈,風光明媚的碧赫潭。

撰文‧攝影/劉川裕

新天堂樂園夜色。

編按:擁有好山好水的花蓮,一直是旅人心目中的旅遊桃花源,優美風光讓人百看不厭,以下介紹3處祕境,想要尋幽訪勝,不妨將它們列入口袋名單中。

森坂溫泉瀑布,在下方形成一處小型溫泉池。

和仁海蝕洞

和南寺高約5丈的「造福觀音像」,是全台最大的觀音座像。

和仁海蝕洞位於蘇花公路沿海和仁村落的礫石海灘,和仁村北側的和仁溪所沖流下來的大理岩和片麻岩的碎石,經海水長時間拍擊沖刷,形成灰、黑、白等大大小小繽紛的礫石沙灘,海灘南側則有數處海蝕洞。

大石鼻山山頂涼亭一景。

這些海蝕洞是海水沿著巨大片麻岩的岩壁上較弱的節理侵蝕而成,其中一處洞穴,貫穿岩層,自北入口處可進入,但須側身而入。進入一半較為寬敞,洞內漆黑不見五指,須帶手電筒等照明設備。約莫走了5分鐘,看見了細微光線,就到出口了。走出海蝕洞,可觀賞這些巨聳的片麻岩,有許多條粗大又壯觀的石英脈貫穿,如此特殊的景觀,在台灣實屬少見。

大石鼻山山頂設有3處觀海亭,展望視野極佳。

【順遊景點】奇萊鼻燈塔

花蓮薯糬是健康又好吃的排隊美食。

奇萊鼻燈塔位於花蓮縣花蓮港東北方的奇萊鼻岬角上,奇萊鼻岬角因標高48公尺,也被稱為四八高地。燈塔建於1931年日治時代,初建時為一棟白色方形燈塔,但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軍戰機炸毀,1963年在原址重建白色五角形混凝土燈塔,成為台灣僅有的五角形鋼筋混凝土燈塔,亦是台灣燈塔中唯一設有一座土地公廟的燈塔。

和仁海蝕洞也是攀岩人士喜愛的攀岩祕境。

遊客若出海賞鯨時,自海上可清楚看到白色燈塔的美麗身影,而許多的漁民或商船,只要一看見了白色燈塔,就知道花蓮港到了。據說,由燈塔眺望太平洋,美景更勝七星潭呢!

奇萊鼻燈塔建於1931年,是一座白色方形燈塔。

【美食篇】洄瀾薯道花蓮薯糬

大石鼻山山頂可眺望磯崎灣、太平洋海岸風光。

花蓮薯糬是花蓮「洄瀾薯道」特產店新推出的糕點美食,也是到花蓮必買的人氣美食,採用通過無毒無農藥認證的「黃金」、「紫心」番薯為原料,混搭手工製成麻糬,咬上一口,兩種番薯的香甜綿密滋味,慢慢在嘴裡化開來,加上香Q嚼勁的手工麻糬,層次分明,令人回味無窮。值得一提的是,「花蓮薯糬」為降低甜度,改用日本進口的天然海藻糖,成為美味又兼具健康的烘焙甜點。

進入和仁海蝕洞洞口探險,需備妥照明設備。

◆交通資訊:自花蓮市區循台9號省道北上,經北埔、新城,抵太魯閣,經太魯閣續往蘇澳方向前行,經崇德,清水斷崖,於168.5公理處,即達和仁步道入口。尋步道下行,穿越茂密樹林約10分鐘,視野豁然開朗,即來到和仁海灘。

森坂聚落廢棄的鐵道。

◆注意事項:前往海蝕洞探險需備妥照明設備,另身體太胖者不建議入內,以免卡在洞口。海灘暗潮多,切勿下水游泳。

大石鼻山

大石鼻山為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海濱遊憩區,山高約海拔150公尺,又名磯崎鼻、龜庵山,是磯崎灣南側臨海的獨立小山頭,山頂為突出的巨岩,可眺望東海岸、磯崎灣及太平洋,視野極佳,被譽為花蓮海岸線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自台11縣38.5K磯崎海水浴旁即可見大石鼻山登山口,沿著自然生態步道上山約20分鐘就能登頂,沿途可見刺蔥、七里香、野百合、月桃等植物。山頂有3處觀海亭,從不同高度的涼亭眺望,整個海灣美景盡收眼底,蔚藍的海平面散發出沉靜寧謐的氛圍,讓人心情平和愉悅。

【順遊景點】和南寺

和南寺位花東海岸公路鹽寮村內,座落在青翠山巒間的寺廟,不僅是東部著名的佛寺,亦是佛教藝術的殿堂。有關建寺緣起,相傳是1965年傳慶法師帶著一根拄杖,穿著草鞋踏遍全台,最後在山海環抱的花蓮鹽寮村找到這塊福地,創建了和南寺。

寺廟建築清新素樸,依山傍海,俯瞰太平洋,後方聳立一尊黃色高約5丈的「造福觀音像」,這是國際著名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作品,也是全台最大的觀音座像,不僅為和南寺的地標,夜間因有燈光投射觀音像,更成為在附近海域捕魚漁船的一盞明燈。

[美食篇]新天堂樂園-貨櫃屋咖啡館

花蓮近期最火熱的拍照打卡景點,首推這處號稱全球最大,亞洲第一間的貨櫃屋星巴克。這座「貨櫃屋」咖啡館乃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用29個貨櫃為主體,堆疊打造出倒金字塔型的4層建築。貨櫃交錯堆疊,逐層大幅度懸吊出空間,並採用天窗設計,讓日光層層灑落,有如陽光穿透,遠眺山巒,在徜徉自然中品嘗咖啡,享受不同的體驗。另外,在新天堂樂園美食餐廳,有「吳寶春麵包」、「麻不辣火鍋」、「樂山海鐵板燒」、「港式糖朝茶餐廳」等多樣美食供遊客選擇。

◆交通資訊:自花蓮市區出發,接台11線海岸公路南行,經磯崎海水浴場,「頭目海產店」對面即為登山口。

◆注意事項:大石鼻山登頂處因有崩塌危險,在接近山頂約25公尺處已封閉,切勿擅闖,以免發生危險。

森坂溫泉

森坂溫泉位花蓮縣萬榮鄉萬里橋溪上游,屬碳酸泉,因含豐富鐵質,使得一池池溫泉池底如鍍上一層黃金。早期伐木鐵路銜接纜車站就是森坂溫泉的所在地,當年伐木工人搭乘小火車到此,準備搭乘纜車上山和下山的工人都會到溫泉池浸泡一番。隨著鐵道腐朽中斷之後,已經鮮少人光臨此處祕境。近期因為台電想要在此處設立發電廠,故在山壁鑿洞探勘,沒想到湧出了大量溫泉,溫泉自岩壁流下,形成一處高約10多公尺的溫泉瀑布,改變森坂溫泉原來的風貌。

森坂聚落素有台灣檜木之鄉稱號,日據時代稱為「摩尼薩卡」,意即林木茂盛。由森坂房舍旁的小徑步行到溪谷,立即被這翡翠般的水色感動,很難相信這裡的水竟然清澈得如此碧綠,往上溯溪約40分鐘後,可看見有一些水泥柱子的遺跡,左邊溪畔有幾個溫泉露頭,由此往上走,就可以看到溫泉瀑布。溫泉自岩壁傾流而下,瀑布底下有一個小型的溫泉池,相當適合浸泡。

【順遊景點】碧赫潭

碧赫潭位花蓮縣萬榮鄉大加汗部落,海拔約441公尺,為一座隱藏深山的高山湖潭。潭水碧綠清澈、風光明媚,潭邊有一座天主教堂,潭中有座小島,島中有一尊聖母瑪利亞神像,這就是全台獨一無二的水中聖母像。

關於碧赫潭由來,其前身據說是當年碧赫瓦利斯開拓耕作的良田,1933年日治時代,日本人因要在良田東邊山丘搭蓋學校,強迫當時的頭目碧赫須將此田地改建為攔水堤。後來因攔水堤年久潰堤,缺水問題嚴重,碧赫於是到萬榮林道引了山泉水注入水潭,重現當年風光,當地居民後來將水潭改名為碧赫潭。

來碧赫潭遊玩,除了可一窺水中聖母像,還可到碧赫潭上方的明利飛行傘體驗飛行樂趣,若是在春天到訪,部落約有上百棵山櫻花,祕境賞櫻分外迷人。

◆交通資訊:自花蓮市區出發,循台9號省道南行,經鳳林抵萬榮後,遇16號省道往林田山指標,循此右轉進入森坂聚落。

◆注意事項:森坂這段溯溪路程因為後段河床變窄,溪水變得十分湍急,且形成多處深潭,若遇雨季或水大時,無溯溪裝備及游泳技術,切勿貿然前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