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穿越時空 見證興衰 這一天 我們活在紅樓夢的時光裡》獻給女兒家 紅樓.夢崑曲

2020/11/16 05:30

《牡丹亭‧離魂》 取杜麗娘為情而死的故事,在《紅樓夢》中「伏黛玉之死」。(台灣崑劇團/提供)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獻給女兒家──2020紅樓.夢崑曲」幕後團隊,左起作曲家洪敦遠、台灣崑劇團團長洪惟助、學者孫致文、康來新。(記者凌美雪攝)

台灣崑劇團於2019年首度推出「紅樓.夢崑曲──紅樓學者與崑曲藝術家的對話」,以學者主講搭配演員演出的形式,詮釋《紅樓夢》故事中出現的崑曲;今年進一步以主題企劃推出「獻給女兒家──2020紅樓.夢崑曲」,聚焦故事中兩大場景「元妃省親的那一夜笙歌」、「黛玉離世的最後生日宴」,從角色人物中關於「女兒」、「家的一份子」,觀看不同的生命態度與經驗。

《吃糠》是《琵琶記》裏的一齣,講述饑荒災難中,趙五娘為使年老的翁姑少受折磨,自己偷偷地吃糠充饑。於《紅樓夢》中暗伏寶玉出家後,寶釵生活的貧困。(台灣崑劇團/提供)

觀眾就是園子裡的座上賓

《占花魁‧受吐》 暗伏蔣玉菡與襲人的命運結局。 (台灣崑劇團/提供)

為什麼「紅樓‧夢崑曲」呢?因為這不是一齣演紅樓夢故事的戲,而是精選《紅樓夢》人物觀賞的崑曲內容,成為新的主題製作。也就是說,想像賈母、寶玉們聚在園子裡聽崑曲,台上演的可能是明代湯顯祖的《還魂記》,也可能是元末高明的《琵琶記》,現場觀眾可以把自己當成是園子裡的座上賓,進入《紅樓夢》小說的世界。

紅學學者康來新表示,《紅樓夢》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小百科,除了「紅樓宴」之外,《紅樓夢》120回裡出現的曲目有30幾齣,從來沒有一個古典小說裡面有這麼多在那個時代流行的曲目,多到可以做成學術書,但戲的部分還沒有人這樣做,直到台崑藝術總監洪惟助的邀請,才於去年做了跨界嘗試。

康來新說,崑曲(16、17世紀)比《紅樓夢》成書年代早,也可說,這次要呈現的,是《紅樓夢》作者清代曹雪芹時崑曲的面貌,亦即現在21世紀觀眾會看到的,是16、17世紀的崑曲如何被應用到18世紀的小說。

然而,有些曲名在小說中出現,在現存的崑曲資料中卻找不到,除透過學術考究推敲之外,只能藉「新編」嘗試呈現故事情境中的曲目面貌,比如「黛玉離世的最後生日宴」裡,其中一折《蕊珠記‧冥昇》,存在與否充滿爭議,但它在百廿回本 《紅樓夢》後40回的總體構思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因此,此次台崑就依據小說描述製成新編崑曲折子。

新編的方式,是從 《紅樓夢》的描述找到線索,必須在學術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洪惟助邀請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孫致文作詞,作曲家洪敦遠譜曲,新編出按格律、能唱的曲子,且忠於黛玉心境,強調她感情深厚,愛恨分明。

戲與夢的隱喻或伏筆系統

《紅樓夢》裡大家族的日常,總會有生日、節慶等宴會場面,席間的娛樂表演最常見的就是戲,尤其前80回最常見,但後40回則少了很多,一般認為與賈家的衰落有關。「元妃省親的那一夜笙歌」在第18回,正是賈家風光正盛之時,然而,主人翁所點的每一折戲,卻恰巧都暗喻各自未來的結局。

康來新指出,《紅樓夢》裡面大約有一半的劇目,其實在現代也都演出過,而這些戲與夢,變成《紅樓夢》裡面最大的隱喻或伏筆系統。康來新曾於紅學相關書籍中整理出每個曲目暗示的未來,也將在此次夢崑曲裡講、演呈現。

比如元妃點的《豪宴》,源於明末清初戲劇家李玉的《一捧雪》,寫明代嚴世蕃倚仗其父嚴嵩之勢,把持朝政,賣官鬻爵,為奪取一隻名為「一捧雪」的玉杯,害得玉杯主人莫懷古家破人亡的故事。以此,在《紅樓夢》中「伏賈家之敗」。

又如《蕊珠記‧冥昇》,康來新認為,一般人以為嫦娥有嫁,但在《紅樓夢》中以嫦娥未嫁而逝,伏黛玉結局,能承接80回前曹雪芹對未嫁而亡女的特別憐惜,更可對讀於台灣的「孤娘」信仰。

兼美紅學之講、崑曲之演

此次文學與崑曲的跨界,試圖兼美說部與曲部,摘取出《紅樓夢》中的崑曲,每首曲目之前,都將有紅學學者康來新或朱嘉雯講解其搬演背景,再由專業崑曲演員演出,既講且演,有紅學之講、崑曲之演,因此成就了「紅樓.夢崑曲」,觀眾一方面可以聽學者娓娓道出小說的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當時聽戲的背景,恍若置身於賈府中看崑曲表演,另一方面則可探究其聆聽的劇目背後,潛藏何種深層的涵義。

演出地點在北市府親子劇場,11月21日「元妃省親的那一夜笙歌」,含《一捧雪‧豪宴》、《長生殿‧密誓》、《牡丹亭‧離魂》 、《邯鄲記‧仙緣》 ;11月21日「黛玉離世的最後生日宴」,演出《占花魁‧受吐》、《琵琶記‧喫糠》、《祝髮記‧渡江》、《蕊珠記‧冥昇》。詳詢兩廳院售票系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