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愛讀書】 《滅頂與生還》

2021/01/06 05:30

《滅頂與生還》

普利摩.李維著,倪安宇譯,時報出版

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1919-1987)是猶太裔義大利作家,化學家的身分,使他追憶囚禁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往事,總能就事論事,理性而不耽溺。代表作《如果這是一個人》、《週期表》如此,遺作《滅頂與生還》亦是如此。思辨極權之惡和修復受難者創傷為他畢生寫作母題,《滅頂與生還》分八個章節,以一種比前作更冷靜的態度探討創傷記憶的不可靠、暴力的無用、溝通的必要、集中營知識分子的責任等課題,最重要的章節為「灰色地帶」,他拒絕簡化,直指德國人與猶太人並非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這樣單純的對立,黑與白之間,原來還有好大一片灰。灰是善惡、是非如此難辨,灰也是因為理不清是非曲直的心灰,故而他又另闢〈愧疚〉一章節,問:「我為何活下來?為什麼是我?」取代滅頂者而生還,他心懷愧疚,一生抑鬱,該書完成後,隔年,他跳樓自殺,未留隻字片語,也許該說的都在他的作品裡了,故而同為納粹倖存者的作家艾利.魏瑟爾在他的墓誌銘寫道:「四十年後,普利摩.李維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或者他在二戰尾聲本該死在集中營,多添四十年的陽壽是為了寫作,用書寫頂住遺忘,用思考恢復人的尊嚴。(小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