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賴志穎/大衛谷的夏日

2021/08/13 05:30

圖◎阿力金吉兒

◎賴志穎 圖◎阿力金吉兒

魁北克省的夏天和冬天是兩個世界。每年夏天到來時,空氣中滿布穿透茂密林蔭的一束束迷濛陽光,偶爾看見飛蟲循著這些光束飛昇盤旋,即使在此經歷過好幾個四季,每到夏天,我仍然難以想像四、五個月前的大地除了灰白的積雪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顏色。因此夏天一到,每個人就迫不及待往郊外跑,對我而言,蒙特婁北邊大衛谷(Val-David)的「一千零一陶藝展(1001 Pots)」是我每年必去的活動。這是北美最大規模的陶展,場地座落在陶藝師Kinya Ishikawa自宅以及工作坊之間的一片草地上,從1989年開始,每年都邀請幾十名陶藝家在院落裡展示他們做的陶藝品,大衛谷的夏天才熱鬧起來。

小時候我曾在龍君兒經營的「藝術家的小木屋」捏陶土做陶器,作品上色時我愛用碎玻璃,因為玻璃燒烤冷卻後在陶器上所呈現的光澤對童年的我而言夢幻無比。後來即使沒有繼續捏陶,我還是很喜歡陶瓷藝術品。陶器是我的瑪德蓮,帶我回到童年的美好時刻。

大衛谷陶藝展是圈內的神仙眷侶C跟他的老公(另一個C)介紹給我的。初次跟他們前往就讓我流連忘返,這裡展示的陶藝品五花八門,釉彩、抽象、具象皆有,質地有粗糙也有細緻,成熟及童趣風格的陶器更相映成趣。C們是陶藝品的重度愛好者,對於北美以及日式的各色陶器如數家珍,每次看到他們的收藏、聽他細數陶器的色澤質地,就覺得像是上了一堂風雅的美學課讓我心曠神怡。C們偏好的陶器雅致古樸,我則喜愛有童趣風的作品。那次我看到了一批有男有女人形的胡椒鹽罐,我竟起了幫他們湊做對的念頭。但作者還是異性戀風格,大部分的鹽罐為男人,胡椒罐為女人,最後還是C好不容易幫忙找到另一個男人形的胡椒罐,得以硬湊成一對男男情侶。

跟幸福的C們去大衛谷時,我暗自希望有一天能帶喜歡的人一起來玩。

後來終於找到J君時,C們卻將離開蒙特婁搬到美國。C要離開前找我跟J君到他家晚餐。他熱切張羅如昔,我則開心地介紹J君給他。C是我的偶像,凡事都想請教他或讓他鑑賞,陶藝品跟男人都如此。我一直記得那天臨去時,C十八相送不忍道別的場面。

北美太大,相見不易,疫情之前只聚過一次,疫情來後誰也不能動。C們離開後,換我帶J君去大衛谷的陶藝展。然而,去年的陶藝展因為疫情停辦,今年才開展,我們就猛虎出閘般前往,如夢似幻的夏日鄉村景色配上各種風格的陶藝品比什麼行銷都有效,讓我看什麼都愛不釋手,最後反覆斟酌的是一對彷彿寒武紀生物為本的療癒系小怪物,J君一語驚醒夢中人說:「別猶豫了,就把去年的配額都收齊吧!」

於是我傳了小怪物的照片給C鑑賞,他一看就直稱可愛。「可惜國界還沒開,要不然我們也想去。」C惆悵地說。那天第一次跟他們去大衛谷回程時,C邀我到他家晚餐,雖然嘴饞(C的廚藝精湛),但纏了他們一天,還是別當電燈泡吧……於是回家跟那對(被我硬湊成同志情侶的)胡椒鹽罐面面相覷,繼續癡心渴望一段如C們的神仙眷侶關係。

今年C無法前來,那也無妨,夏天會跟大衛谷的陶藝展一同降臨,來年的夏日鄉間又會多幾件讓人歡喜讚歎的陶器,屆時跟C們同去大衛谷時,我也不會感到寂寞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