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城北舊事】 郝譽翔/無辣不歡

2021/08/28 05:30

◎郝譽翔

◎郝譽翔

我嗜吃辣,對於辣的容忍程度,至今鮮少能遇到和我匹敵的對手。我朋友看了總是嘖嘖稱奇,覺得我深藏不露,又好奇我是從哪兒練就了一身吃辣的好功夫?

沒有人天生就會吃辣的,仔細回想,我愛上辣椒,是從小時候跟隨母親搬來台北才開始。我的母親不愛下廚,過去住高雄時,三餐都靠外婆煮,而搬來台北之後無人可靠,每天光想著要如何對付三餐就頭痛。母親經常說,真希望有人發明一種藥丸,吞下去就不用吃飯了,那不知該有多好!可見她痛恨煮飯之深。

幸好我們住的北投實踐街附近攤販眾多,覓食並不困難,母親常帶我們吃碗麵線或肉圓之類,就算打發一頓。也就從那時開始,我便學會了吃辣,也不管吃的是什麼,一定開口向攤販的老闆討辣椒,而且總豪氣地喊著:「不夠不夠!還要再更多!」看見紅紅的辣椒淹沒了碗裡的食物,我就口水直流心滿意足,老闆也總是吃驚地說,從來沒見過這麼會吃辣的孩子!

年紀小小的我簡直是把辣椒當成零食,生活之中最大的奢侈和放縱。我尤其最愛的是街轉角的一家花枝羹,做法和一般的生炒花枝截然不同,老闆娘把花枝切得方方正正,裹上調了味的太白粉後,再放入木製的蒸籠裡蒸。麵在鍋裡煮熟了,瀝乾水,澆上濃稠的羹湯,再掀開蒸籠拿出幾塊花枝放上,便是我百吃不厭的美食。

那老闆娘長得秀氣,心思也特別細膩,記得我愛辣,總是為我加了許多。我也喜歡坐在麵攤前的凳子上,等她一掀鍋蓋,熱騰騰的蒸氣瞬間撲面而來,我瞇起眼看她拿著長杓子撈麵,甩水,覺得那簡直是天底下最美的一份工作。當時如果有人問我長大後想做什麼?我一定說去賣麵。

外食多了,我也成了無辣不歡的孩子。記憶中許多北投的小吃攤,都是如今罕見的古味,光明路山坡上還有一攤賣排骨酥麵的,專做消夜,排骨酥的蒸爐卻是用炭火去燒,我每每騎車上山,就看見黑夜中街旁一盆炭火吐著火舌,濺出點點明亮的花火。許多人坐在一旁,駝背低頭默默專心吃麵,那畫面竟是寂靜異常,只剩下燒炭和柴枝嗶哩剝落的聲響。

我吃辣的能力,就是在這些小吃攤之間養成的,說來可笑,有時也只不過是出於一股倔強,或是逞強,或為了博得老闆娘一句嘖嘖的驚歎,以為不吃辣,就不足以接地氣似的。如今我人過中年,加上女兒不吃辣,辣椒幾乎從我的餐桌上消失了,但回想起那些麵攤卻還忍不住一陣沸騰,只因那股辣勁還一直在我的血液裡。●

■【城北舊事】隔週週六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