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高自芬/煎熬物語

2021/10/16 05:30

圖◎王孟婷

◎高自芬 圖◎王孟婷

天候炎熱,空氣彌漫著中藥味道,剛放暑假的我穿過小院子走到後廂房的臥榻。

「阿嬤!我轉來啊!」

「你來啦!」祖母從蚊帳探出頭,看著剛上大學的孫女。

阿嬤生病很久了,躺在床上說不出什麼病,有時她說耳朵好像被蠟封住,聽不見;有時抱怨眼前一片烏暗瞑,看不清。很久以前她就全身貼滿痠痛藥布,靠近了還彌漫「萬金油」刺鼻的馨香。儘管祖母住在鄉下,空白的時間依然加速瓦解,但彷彿因為懷抱企盼,好像還燃燒著對生命的熱情。

老人家喜歡「抓龍」,我知道,於是坐上床沿幫阿嬤もみもみ(馬殺雞)。

阿嬤的背很厚,肩膀很韌,肌肉也「??硞硞」,我用力捏、搥、拍、壓,但總覺得有一點撼不動。

「好像『蠓仔叮牛角』喔!」祖母不禁笑了,「你手會不會痠?」

「不會啊,阿嬤,我真有力!」說著,我彎臂做出大力水手的英姿,秀出上臂小肌肉,一副「為了保護重要東西,就要變強大」的樣子。

祖母早年守寡,中年喪女,辛苦帶大兩個兒子成家後,大媳婦又早逝,她一肩挑起「隔代母職」,看顧伯父的五個小孩長大,各有所成。記得幼時每次放假回頭城,阿嬤都在灶跤忙進忙出,滿頭大汗招呼:「緊來食飯喔!」新媳婦入門後又得一男,但不知是不是有一點八字不合,阿嬤和「阿姆(伯母)」犯沖似的時聞紛爭。暗吞苦頭的阿嬤似乎滿腹心酸,一靠近她,依稀聞到一股生鏽的鐵管味道,年紀大了終於倒下來。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祖母到基隆二兒子家小住,老人家一入門,我就大喊:「阿嬤,你什麼時候回去?」結果被大人罵慘了;或許一直為此感到內疚,想起那個超「白目」的畫面,我就更用力為阿嬤按摩。

彷彿氣血疏通了,祖母突然翻身:「汝食飽未?」

「猶未。」

阿嬤忽地掀開蚊帳從床上一躍而起,拉著我走向灶跤。

走進阿嬤的廚房,第一眼看見掛在牆上那只大炒鍋,鍋底沾著厚厚的黑色煤煙,好像輕輕一刮,就能刮下時光的粉塵。

她洗過手把頭髮在後腦盤起來,雖然有點亂,但看起來稍稍恢復元氣。我站在她後面,聽著菜刀碰撞砧板的橐橐聲,像是為了心愛的人在做菜,阿嬤的背影看起來很開心;尤其,開明的阿嬤不像我朋友的阿嬤那樣,怕女孩子睡相太差,還規定白天把腳跟用繩子綁起來走路呢。

「聽到你欲轉來,透早我就起來準備了。」

阿嬤掀開土褐色「狗母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這是她拿手的「仙草燉烏骨雞湯」,切塊烏骨雞加了仙草乾、甘草、枸杞等熬燉兩小時多,上桌時雞隻外形都還保持完整。

「趁熱吃!」

阿嬤幫我舀一碗公,用大湯匙將雞劃開,讓雞汁釋出,雞骨頭輕輕一抽就和肉分開了。我嚼著軟嫩雞肉,喝一口黑漆漆的涼補湯頭,略苦又鮮香回甘,儘管是夏天,喝著仙草雞湯也絲毫沒有燥熱感。

「食較肥咧,讀冊考試才會『得等』啊!」

說著,阿嬤拿生薑塗抹一下鍋底,點火起油鍋,鍋子熱了倒入沙拉油,撒一小撮鹽,把洗過的四破魚瀝乾,兩手抓著魚的頭跟尾巴,輕輕放入鍋中。

「煎魚仔愛細膩,」阿嬤看著我,「毋通煎甲『臭火焦』。」

一邊說一邊把鍋子轉成中火,等這一面煎到金黃色再翻面,然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用熱氣把魚身悶熟。一會兒,像剛做完日光浴、香噴噴的四破魚上桌了。

「為什麼叫『四破』呢?」

我挾一口香酥的魚肉,戳戳魚身中央一條凸起像魚鱗的線。

毋知呢,阿嬤也挾了一口,聽說古早討海人用鹽水把魚汆燙,輕鬆地剝開魚骨和內臟,剖成四片,所以叫「四剖」,傳來傳去,就變成「四破」了。

我吃著比手掌稍大的家常小魚,喝口濃濃仙草烏骨雞湯,兩個臉頰鼓鼓的,就像裡頭藏了兩顆雞蛋。

「記住喔,」祖母在一旁叨叨絮絮,「做人嘛通仝款,查埔人愛煎甲『上色』,但不能燒焦;查某人愛熬甲『入味』,但不能爛掉。」

廚房日影漸漸挪移,太陽快下山了。阿嬤突然說,我講個鬼故事予你聽喔。

有一年冬天隔壁阿茂嬸半夜起來,在廚房看到一個無頭鬼抱著鍋子,一口一口猛挖凊飯(剩飯),第二天,那些被碰過的飯都臭酸了……

「沒有頭怎麼吃啊?」我問。

「就把飯一直塞到那個洞洞裡面啊。」阿嬤比手畫腳,臉上閃過一絲神祕表情。

長大後回想,是不是祖母看我太瘦了,要騙我多吃點飯,才講這個怪談呢?或是寂寞的她苦候遠遊的家人歸來,湯涼了,飯變硬了,自己煸的豬油也乾凝了,寥落困頓中編出了想像的怪力亂神?

天黑前,趁著大灶裡柴火還熱著,阿嬤蹲在灶前,煨了兩條紅心番薯遞到我手上。那溫溫熱熱,綿密香醇的口感,是味蕾記憶中最好吃的飯後甜點……

祖母臨終前,醫生卸除她插了滿身的管路。

剎那間,她的神情轉趨緩和,眉間舒暢。我一連低低哭喊了幾聲:「阿嬤!阿嬤!」淚眼迷濛中好像看到阿嬤一如往常,倚著烘爐灶口偏過頭來,對我微笑。那神情彷彿在回答當年我那句莽撞的問話:

「戇孫仔,阿嬤欲轉去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