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林佳樺/接球

2021/10/16 05:30

◎林佳樺

◎林佳樺

有時聽朋友提到得知體內長腫瘤那一刻,恍如做夢,我看著超音波顯影,標記瘤的大小位置,一顆在左胸上方的小球,那是揮不去的現實存在感。

曾玩過傳球遊戲,當音樂停止,球在誰手上,誰就得上台唱歌。個頭矮小的我,座位總在距離講台最近的邊陲,球常在中間核心地帶遊走,哪會輪到我呢?

我輕鬆地當個觀賞者,看著那些緊張尖叫、一旦觸及球身便彈跳拋出的人們,彷彿與我無涉。

偏偏有一次音樂停止瞬間,球臥躺我腿上。莫非衰神附體?但向來,抽獎、刮刮樂等好事總沒我的份。

必須上台表演五分鐘。我在腦中翻找歌單檔案,有些歌詞忘卻大半;有些記得歌詞但節拍太難,自知會唱得荒腔走板。

曾置身事外笑看大家丟球,得知生病,便是無預警地接到這顆炸彈,轟的一聲腦子糊成泥狀,也只能硬著頭皮找醫生,尋覓適合自己時間地點的醫院。

無暇自憐,我還有小孩得照顧,工作上導師班孩子即將面臨學測。著實擔心腫瘤良窳,但不知哪兒來的自負,覺得世間少了我,當然會繼續轉動,但轉動的模式及流暢度必定不同了,除了每個月定期回診,我勤練瑜伽,不吃油炸燒烤,九點就寢,這在以前認為是退休養老的作息,成為我的病中日常。

同樣患病的好友羨慕我可以如常地看待病情,常問我如何克服談癌色變的焦慮。

漸漸地,太正常的我,身體開始出現反常行為。九點就寢,兩個小時後仍是清醒地躺著;飲食清淡但愈吃愈少,往往一杯牛奶下肚便飽了;愈來愈熱愛工作,自動加班陪學生晚自習,家人納悶我愈來愈寡言,頻繁地從前陽台走到後陽台,持續一小時。

母親來訪幾次,戳破我的正常表象,堅持必須看身心科。原來這是我面對失去東西時的慣常應對方式:逃避。之前期刊論文審查未過,不思索修改方法,而是大啖美食;失去感情,就追劇,讓角色對白填滿感情空檔的間隙。這回失去健康,努力正常作息、運動,強迫身體接受。

靜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吧。身心科醫生建議。他指出我是恐懼死亡。

那天起,日記上畫著心智圖,核心是死亡,往右是不怕,往左是害怕。若抱持不怕的心態,我出現哪些相應行為?開心?仍如常地說笑?反之,害怕的心情下,我相應的行為是如上所述、強迫自己作息飲食正常。

這圖表是測謊機,戴上不怕的面具,久了,這面具便和實際五官融在一起,但大腦仍脫離不了恐懼。與其說面對失去健康這回事,不如說我正在面對失去健康時的心情。我忍耐著一切,從腦中內心幽暗深處,無數次地忍著怒吼哭泣抱怨碎念。

家人、工作非我不可,把自己看太重的想法深鑿在腦中,我太渴望腫瘤不要生變,強壓下殺死它的動念。

接球遊戲裡,登台唱歌即使雙腿顫抖強自鎮定,只不過五分鐘光景;現實裡,我抱著顆球,足下的講台彎成無盡的曲流,還無法預測它的流向。●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